什么是东北抗联精神?4月下旬,记者踏访白山黑水,追寻英雄的战斗足迹,感悟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意义。请关注今天出版的《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矗立白山黑水间的座座丰碑
■中国国防报记者 乔振友 特约记者 杨银满 孙 健
在中国2800多个县(市、区、旗)中,吉林省靖宇县、黑龙江省尚志市的名字不一般,它们是为数不多的以抗战中牺牲的烈士名字命名的县。
名字背后,是英雄的故事,见证着英烈以身殉国的壮举,也提醒着后人铭记在长达14年的抗战艰难岁月中,东北抗日联军在生与死、血与火磨砺中熔铸成的东北抗联精神。4月下旬,记者踏访白山黑水,追寻英雄的战斗足迹,感悟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意义。
什么是东北抗联精神?杨靖宇将军纪念馆讲解员指着一件件珍贵的展品告诉记者,杨靖宇将军的经历就是对它的诠释。这位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员率领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殉国。牺牲后,敌人发现他的胃里面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不得不低头表示:“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东北抗联精神就是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精神的核心是崇高的爱国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黑龙江赵尚志纪念馆,馆长曹晓红同样以赵尚志烈士的经历诠释东北抗联精神:“赵尚志一生曾三次身陷囹圄,两次被错误开除党籍。面对误解他毫不气馁,在屡次遭受挫折、打击、身处逆境时从不灰心,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对民族解放的前途充满必胜信心,为中国革命胜利奋斗到底的决心丝毫不减……”
为中国革命胜利奋斗到底的决心丝毫不减,哪怕面临的是与亲人的生离死别。在赵尚志纪念馆不远处的赵一曼纪念园,刻在石碑上的赵一曼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家书,再一次让记者感受到东北抗联精神——“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今年已94岁的抗联老战士、原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最爱向后人讲述英雄的故事。记者来到老人家中时,她正在给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名研究生回忆当年的战斗经历: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抗联将士们“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缺粮断水是经常的,吃草根、嚼树皮、喝雪水、啃马皮果腹并不是传说。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革命志士为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前赴后继、为国赴难。在新时代,弘扬抗联精神,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陈翰章纪念馆、童长荣纪念馆、八女投江纪念馆……靖宇公园、尚志公园、一曼公园……靖宇大街、尚志大街、一曼路……靖宇中学、尚志中学、一曼中学……在东北三省采访的数日里,记者发现,抗联英雄纪念馆和以抗联英雄名字命名的公园、街道、学校等数以百计,而抗联烈士纪念碑更是遍布城市乡村、山山岭岭,数不胜数。抗联英雄的名字,已印刻在万千军民心中,抗联精神就像燎原之火,在黑土地上的每寸土地、每个角落熊熊燃烧,成为永远激励人们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