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诺言丨五旬老兵坚持近30年为牺牲战友扫墓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帅学成 李文茂责任编辑:杨帆
2018-05-13 09:50

4、从扫墓到寻亲,承诺未忘,但我更希望能慰藉烈士的老父母

年年去给烈士扫墓,20多年不间断,肖铿鸣的事迹在老部队的战友和烈士家属中越传越开。很多人主动找到他,要求一起去边境给烈士们扫墓。向他救助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2014年8月,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红旗村82岁的老妈妈许桂秋,就是在肖铿鸣的资助下,第一次到广西边境为儿子刘海林扫墓,这也是老人家一生中唯一一次为儿子扫墓。

肖铿鸣记得许妈妈的儿子,每年去扫墓时都会细细擦拭刘海林的墓碑,说上几句话。但刘海林的妈妈却一次都没有去过,想来也是心酸不已,“她从来没去扫墓,说八十多岁了,走不动了好难去……”肖铿鸣帮着解决了所有的费用,老妈妈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无论是来自战友家庭的电话,还是部队老首长的要求,凡是与烈士有关的,肖铿鸣从不拒绝。烈士们牺牲30周年的时候,肖铿鸣自掏腰包,邀请昔日战友们一起来扫墓。来了有1000多人,到墓园祭拜烈士,当年一起打过仗的战友们热泪盈眶。截至2015年8月,肖铿鸣组织各种形式的扫墓、纪念活动近10次,先后有数千人参加。

5、扫墓多年你们不再寂寞,让我替你们向老父母们尽尽孝道

后来,肖铿鸣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决定不再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扫墓和祭拜活动,他想去看看烈士们的父母,现在过得怎么样?自己能否给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一些慰藉。

2015年8月,肖铿鸣来到广西南丹县慰问宋后凡烈士的亲属。看到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肖铿鸣一行,当年已88岁的老人家悲喜交加,拉住肖铿鸣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看着烈士昔日的照片,追忆当年的音容笑貌,肖铿鸣与烈属老人的手紧紧握着,泪水涟涟。离别时,老人坚持着颤颤巍巍地送到村口,挽留,再挽留;挥手,再挥手;告别,再告别……这样的情形,经历了无数次,每次肖铿鸣心中都感慨万千:“好多牺牲战友的父母现在都有七八十岁了,人到老年比较孤独,这个时候他们肯定会想他的孩子,还是希望大家多去看看他,希望有子女的陪伴。”

肖铿鸣的想法得到了老团长伍先平和指导员赵江忠的赞同和支持。

走访慰问烈士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搜集信息资料。事隔36年,154户家庭,找起来并不容易,更何况当年参战的部队很多,战后又经历了多次编制调整、调动移防,信息搜集更是难上加难。好在有了老团长的支持,老部队的战友们也都发动了起来。

一查下来,这154名烈士来自全国十来个省份,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海南、福建、山东、河南、河北、贵州、江西等一路查找,再一个一个核对,“有的战友说某位烈士的父母全部没有了,那也要再查,因为我怕他漏了”。就这样查来查去,经过7个多月的认真搜集、筛查、核实,了解到154名烈士中有91名烈士的父母仍健在,肖铿鸣就一个一个地上门慰问。

从2016年5月开始的近一年半时间,肖铿鸣行程数万公里,足迹遍布湖南、湖北、四川、海南、福建、山东、河南、河北、贵州、江西、广东11省53个县78个乡,慰问了这91位烈士的父母。

“他们现在生活有很多过得都不错,因为现在政府对烈属相当重视,以前几百块钱,现在也有两千多了。我跟他们的儿子是战友,我还活着,生活也过得去,那我就应该去看看他们,孝敬他们,这是很自然的。”肖铿鸣说,“我们去了,他们都很高兴,就算是再怎么样穷,也都要请我们吃饭,都不给我们走,而且哭了,很多都是这样。”

去姜天福烈士家慰问的经历,让肖铿鸣记忆深刻。那是在贵州很偏僻的山里,到山上就一条路,车都开不上去。姜天福的老母亲躺在病榻上,连起身都不容易,但看到肖铿鸣,老人笑了,牵到肖铿鸣的手的时候,眼泪就流了下来。“她说我跟她儿子差不多大,要是她儿子还活着,跟我一样,长得这么高多好……”

每当想起老人的这句话,肖铿鸣都忍不住流泪,他觉得自己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从战友的角度,我尽了我的能力。那我觉得,对我战友做这个事是应该的,最起码让我的孩子也知道做人要有仁义。”

6、活着真好!活着的人要更好地活着,永远把英烈牢记

广州市海珠区立新布匹交易市场是肖铿鸣与朋友一起投资兴建的,部分商铺的租金就是肖铿鸣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实,在广州来说,肖铿鸣算不上是有钱人。一台普通的丰田车,他已经用了15年,一直拖着没有换。

肖铿鸣说:“我觉得那个车开得很好,没有必要去买新的。我的房子也是买的,也在供楼。但是我觉得,个人的生活可以慢慢来,车什么的慢慢可以换。我把挣来的钱拿去捐给烈士的父母们,他们在世的时间不多了,我替牺牲的战友尽一份孝心也是应该的。再说了,起码这样做,让烈士父母过得好,以后才会有人爱国。”

直到现在,肖铿鸣的爱人仍在潮阳老家的一所学校当老师,已78岁的老母亲至今仍住在潮阳老家。尽管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家人一直都是肖铿鸣最坚定的支持者,即使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不曾动摇过。

肖铿鸣的爱人陈海璇对丈夫的坚持很理解:“养儿育女不容易,烈士为国捐躯了,老肖作为活下来的人是幸运的,去慰问老人家,让他们感到欣慰,也是应该的呀。”

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广州的女儿也深受肖铿鸣的影响,不仅主动要求参加扫墓和慰问活动,对军人、军队和边境自卫战争的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肖铿鸣时常感慨的“活着真好”,初听并不以为然,然而当这几十年的故事徐徐展开,经历生死淬炼后他对人生对承诺对生活的种种理解和选择,也深深打动了身边人,让人由衷地感到,幸福来之不易!

“我们作为军人,保家卫国,不管是流血也好,牺牲也好,都是应该的。但是,烈士不能被人遗忘。”肖铿鸣说。他的老指导员赵江忠对此也深有感触:“打仗肯定会有人牺牲,有人活着,那么活着的人就应该更好地活着,同时,我们要把为国捐躯的这些烈士永远地记在心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