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把部队实战需求作为研发燃点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贾志欣 张世其 赵晓伟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8-04-20 04:24

军工人必须沉下心到部队蹲点调研、了解需求——

迸发新装备研发的“思维火花”

高级工程师李振星是所里频谱管理科研领域的翘楚。自从他来到所里,频谱领域的新技术研发都有他攻关的身影。

这么一个技术“大拿”,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遭遇了“滑铁卢”——原来,他研制的某新型频谱监测大数据平台,经过部队多次试验后没有通过。这个项目可是李振星团队这些年集智攻关、苦苦研究的成果。

本以为这么“高大上”的装备应该是部队官兵爱不释手的“香饽饽”。可为什么在部队试用后官兵并不欢迎?

带着这个问题,李振星利用保障部队演习的机会,来到当时的试用部队。演习间隙,获得部队领导许可后,李振星来到指挥所,开启了他颇为自信的频谱监测大数据平台,只见屏幕上迅速显示出一份份报告,整个战场环境态势一目了然……

“可我想知道在这种环境下,装备用什么样的频段通信最畅通?”指挥所夏参谋的反馈让李振星陷入沉思。

再先进的装备,如不符合实战需求,官兵们也不会喜欢用。“新装备研发不能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而是要在部队实战化训练中获得灵感。”带着这样的想法,李振星随后在部队待了5个月,收集了一大批来自官兵用装的需求反馈。

“装备是很先进,可是操作起来太复杂。”“同类型的装备型号差异太大,本可以通用的配件却来自不同厂家,维修保养起来太繁琐……”

官兵们的“吐槽”,反映出装备离实战标准尚有差距。带着这些问题,李振星回到所里,迅速投入到这型频谱监测大数据平台的改进当中,不到2个月时间,一款操作简便、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装备应运而生。

在一次演习中,这款装备开机后第一时间将战场电磁频谱环境精确反馈到指挥部,有力地保障了各分队的通信需求。演习结束后,部队官兵反映说,“改进后的装备好用多了,操作简单,结果一目了然。”

装备的国产化不是简单地做“加减法”——

孕育中国自己的“亲生子”

去年,一篇名为《中越边境扫雷为何不用机器人?》的文章,引起网友的关注。

中越边境雷区地形复杂、地雷种类繁多,很多地方只能靠人工排除。炎炎夏日,我军官兵穿着厚重的防爆服在雷场搜索前行的场景,让人感动。

前些年,官兵们用的探雷器还是上世纪90年代定型的装备,探测精度还不能满足任务需求。一直以来,掌握该核心技术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

“通过自主创新,实现高性能探雷器的国产化。”一次技术研讨会上,第二十二研究所和陆军某研究所的几位专家坐到了一起,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第二十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彭正辉对笔者说,研制初期,他们对国际上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悉心梳理,再吸收国内上一代装备的经验成果,最终确定了新型探雷器的研制方案。

拿出研制方案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实现这一方案,前提是把整个硬件系统设计出来。“硬件设计可以说是整个研制项目中耗时最长的一个阶段。特别是元器件测试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实则工作量非常庞大。有时一个放大器就有十几种性能相近的型号,性能差距虽小,放在整个电路中却会引起很大的误差。仅测试这一项,就需要我们对近千个元器件进行比对和筛选。”

翻过硬件设计这座“娄山关”,紧接着就是软件研发这个“腊子口”。“难就难在设计出的软件系统要适应各类土壤,这正是以往装备最突出的短板。”彭正辉告诉笔者,为了使探雷器在各种土壤环境下保持很高的灵敏度,项目组用了大半年时间对各类土壤特性进行数据分析,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算法,使探雷器在复杂的土壤环境中能够让地雷无所遁形。

在项目组的艰苦攻关下,用了不到2年时间,我军国产高灵敏度探雷器问世。这款新型探雷器,不仅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而且操作简单、使用轻便,成为官兵们排雷的好帮手。

“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实现装备的国产化不是简单地对零部件做一些‘加减法’,而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彭正辉如是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