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社会变化和追踪科技新潮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军队的成员来自社会,军事变革的成功恰恰也在于能顺应社会变革。腐朽停滞的社会很难出现军事变革,就在于军队成员因循守旧没有改革的新思想。20世纪的中国是在社会进步、人民革命的大气候下才创建了全新的革命军队。
回顾清末戊戌变法,仅康有为等个别有新思想的人提出要废除已不能战的八旗、绿营兵,另建新军。光绪皇帝表示认可。此讯传出后,被陈旧空气笼罩的旧军官兵感到马上要失业,一时炸了锅,到处高喊:“皇上不要我们了!请太后做主啊!”慈禧随之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便得到八旗、绿营官兵的欢呼,这就是军事变革脱离社会变革而必然失败的教训。
中国共产党建立全新的人民军队,恰恰是在当时社会革命大潮的基础上,尤其是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的风暴使千百万工农群众有了打倒官僚买办、土豪劣绅和翻身解放的觉悟。毛泽东上井冈山前领导的“三湾改编”,被罗荣桓称为“我军的新生”。这次改编奠定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彻底改变了旧军阀部队的“兵为将有”;改编中建立了士兵委员会对干部和经济开支进行监督,改变了旧军中士兵只是长官驱使的奴隶的地位,建立起官兵平等的民主制度;改编后官兵都不再发饷,从此废除了旧军队的雇佣制而靠土地革命动员翻身农民参军。这次“三湾改编”和随后的古田会议,实行了政治建军的原则,这一划时代的军队建设创新正是中国民主革命在军队内的突出表现。
在长达22年的中国革命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征集士兵一不发薪饷,二不能像国民党那样“抓壮丁”,靠什么解决兵源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是靠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在解放战争中又称“土改”。打倒了当时中国最黑暗腐朽的地主阶级,让分到土地并获得人身解放的翻身农民参军参战,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后来的解放军不但解决了“兵”的来源,在斗志上也压倒了靠花钱雇佣或用绳子捆来的国民党军士兵。
土地改革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源,就是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和土地问题。共产党人的建军与土改紧密结合,是建立全新面貌革命军队的保障。近年来有个别人丑化和否定土改,就是想否定中国革命,对这种历史虚无甚至是反动的思潮必须坚决批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条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建设成为中心任务,解放军的主要任务也是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和平建设,军队的改革也要适应这一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军队的军官士兵服役制度和相应待遇也要与时俱进。军事变革若“一骑独进”必然不会深入,必须“全方位”进行。
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重要的战斗力,现代化军队的变革又要追踪最新科技成果。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的100多年间,世界军界经历了实行机械化、发展核武器和进入信息化这几个有划时代意义的军事变革。解放军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改变了过去“小米加步枪”的面貌,在追赶世界先进军事技术时开展了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如今又迈入了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
考察近现代成功的军事变革,都不是仅仅换些新武器,或单纯增减人员,而是需要以下三个方面并举——
1.提出创新的军事指导思想;2.更换新式的武器装备;3.实现军队新的编制和结构重组。
若是把军事变革形象地比喻为一个人,军事思想就是头脑,武器装备就是手足,编制体制就是躯干。这三者的有效结合才能推动军事变革的全面展开。我在撰写《脱胎换骨》这本书时,分析历史和现实事件时也注意从这种“三结合”上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