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舌尖上的战争”
■余远来
在人类数千年的战争史上,军队的粮食保障与战争胜负息息相关。《孙子兵法》云:“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毛泽东也曾指出:“人民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
世易时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保障规律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舌尖上的较量仍然是军队战斗力比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时代,军粮供应面临不少新挑战——
过去,部队大多住在营区,粮食直接从军供站发到营区。现在,部队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处于流动中,粮食如何保障到位?部队新建、转隶、移防,如何迅速接供?
过去,地方粮食局直接对接省军区。现在一个联勤保障中心分管数个省区的后勤保障,军地如何对接?
抢险救援任务繁重,复杂艰险,节奏加快,饮食供应如何跟上?在高原缺氧地区、湿度较大的海上执行任务,饮食如何更健康……
部队这个“家”日新月异,联勤保障部队作为现代“粮草官”,必须积极适应军队改革需要,坚持聚焦战场、以战为先,着力解决军地对接、军民融合中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加快军粮供应体系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军粮供应保障现代化水平。各地方、各部门要落实好国家规划任务,使之既能够保障部队建设的日常需要,又能够保证部队应急应战的需求,达成国防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打赢“舌尖上的战争”,人民永远是靠山。提升军粮保障能力,必须坚持弘扬军政团结、军民一体的优良传统,把好军民融合发展主攻方向,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要坚持军粮供应联席会议制度,理顺供求关系,健全保障机制,完善应急体制,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军粮供应、应急供应、成品粮储备、放心粮油、主食产业化”的融合发展要求,筹划建好军粮保障后备力量,强化军粮保障全天候支撑部队任务需求的能力。
提高军粮保障水平,还有赖于科技创新驱动。要加快推进军粮供应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管理、物流配送、战场保障等方面实现集约集成、精准精细,使部队无论投放多远、官兵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至于饿肚皮。同时,还要加大对军需食品的科研投入和研发力度,积极改善军粮品质。当前,世界军需食品研究领域的一个共识是:打仗,不必吃得很好,但一定要吃得很快、很简便、很有营养。我军要始终着眼未来作战需求,积极改善军粮品种类型,下大力解决高原高寒、热带丛林、远洋蓝水、航空航天等饮食保障难题,以科技进步之力,保障打赢“舌尖上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