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正如北京天高云淡的金秋9月一样,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也可说是当今国际舞台上一道清爽亮丽的风景线。在开幕式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的一席话说到了人们心坎上:“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中非兄弟的难忘岁月和美好未来,充分证明了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之路既能互利互惠,也能收获友谊,而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闭的孤岛,注定没有前途。
中非远隔千山万水,但命运休戚与共,友谊源远流长。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在津巴布韦采访中国医疗队,见证他们如何救死扶伤;我曾全程采访坦赞铁路,亲身体验这条被一些西方媒体称为“白象(意即大而无用之物)”的铁路如何令沿线百姓获益;在坦、赞两国,我曾拜谒当地的中国烈士墓,追悼这些为中非友谊在异国他乡献出生命的同胞;在非洲多个国家,我都见到了由中国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如何为当地人民造福。
从传统友谊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诚合作,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明智决策。犹记1996年,时任南非总统曼德拉断然宣布将与中国建交;20多年后,两国已同为“金砖国家”,正在共同促进整个中非合作的新发展。难忘2015年,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出炉,涵盖非洲国家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方面,可谓全方位惠民。中非在和平安全、科教文卫、减贫惠民、民间交往等方面合作深入推进,给中非人民带来丰硕成果,展现了巨大的创造力、凝聚力、行动力。从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转型、从商品贸易向产能合作升级、从工程承包向投资运营迈进,中非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与时俱进。
中非之间的合作共赢,为何堪称典范?其中关键,正在人心。历史上,中非都曾遭受欺凌,倍感和平与发展之迫切。面对非洲,中国没有颐指气使;面对中国,非洲感到了尊重和平等。对于合作,中方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对待非洲朋友,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讲一个“诚”字。我们相信,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可以说,中国在以往的中非合作中,积累了金子般的信用。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不相信双赢的,但中非的共同努力让世人看到,中国的发展给非洲带来了更多机遇,非洲的发展也会为中国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对于中非合作,一直有这样那样的杂音,也面对着一些人的“白眼”或“红眼”,但事实能够说明一切。长期跟踪中非关系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黛博拉·布罗蒂加姆教授曾告诉我,她在塞拉利昂等国深入考察后见到,是中国专家在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帮助非洲当地人民实现发展,中国公司秉承“授人以渔”的理念在非洲致力于创造就业机会,为当地百姓造福。她因此非常认同“非洲的发展是中国的机遇,中国的发展也是非洲的机遇”这一论断。在中非合作中,中国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同12亿多非洲人民心连心;中国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主张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中国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凡是答应非洲兄弟的事,就会尽心尽力办好;中国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凡是对非洲有利的事情,都欢迎和支持全世界尽力做、认真做。中非合作共赢的努力,为整个世界带来希望的清流;而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无异于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闭的孤岛。
上世纪90年代,我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行至蒙巴萨时,曾备尝旅途艰辛。20余年过去,一条蒙内铁路铺就,不仅让跨越非洲更加便捷,也成为中非合作共赢的新范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中国将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也将得到更多更真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