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春走军营】
-33℃,陆军某试验大队官兵驰骋林海雪原——
让战车经受极寒环境检验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通讯员 万东明 孙继伟
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林海雪原开车兜风是什么感觉?不仅仅是酸爽!
2月26日,记者一行来到有着“北方铁甲城”之称的黑龙江塔河,走进位于这里的陆军某试验大队寒区站,并亲身参与了战车的寒区试验。
“出发!”在指挥员安排下,记者跟随某新型战车深入“林海”。起初,记者只是感到脸像被蚊虫叮咬,稍有不适。可5分钟不到,虽然全副武装,但记者的双脚早已被冻通透。更难受的是,眼睛和鼻子边的护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结满厚厚的冰碴。
随着速度的提升,记者明显感到身上的衣服就像一层薄薄的纸,任由风吹霜冻......
“要是年前来,你会更有‘感觉’。”试验大队刘学工大队长告诉记者,今年2月初,塔河温度骤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他们抓住时机,随即展开“人、车、环”效能试验。
“人、车、环”试验要求战车按战斗要求配置,并在极寒条件下连续进行4个小时的驾驶、通信以及火炮操作,以此检验人和车在极端环境下的作战效能。
“每次下车都想用刀扎自己几下,找找疼的感觉!”驾驶员、中士严力告诉记者,虽然人停车不停,但每次下车时,全身都没有一点知觉。
人在极冷条件下会激发寻找热能的求生本能,但试验官兵在每次下车后却还要“忍一忍”。有着26年寒区试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徐峰告诉记者,人体状态也是战车改良的重要依据,几个小时的极寒考验后,虽然身体冻得有些僵硬,但他们仍坚持先做完必要的体征数据收集后,才会取暖。
“这是要求,更是对战友负责!”采访时,记者发现,即便再冷,官兵们全是按照寒区标准着装,一件保暖衣物都不多加。试验大队政委马彦波告诉我们,在试验中降低的任何一个标准,都会在打仗中让更多战友付出代价。
在不久前的一次试验中,正在进行机动性能测试的某型战车方向盘突然出现“卡塞”现象。一时间,高速行驶的战车就好像一块从山上滚落的巨石,直勾勾地往林子里钻,要不是驾驶员素质过硬,战车险些损坏。
是天气原因还是设计缺陷?是个别情况还是普遍现象?分析会上,面对多种假设,试验大队骨干主动请缨:“再多开几次试试”!在历经多次“险情”后,技术人员最终判定是方向盘某处橡胶片达不到寒区要求所致。
“时间到,迅速对人、车进行检测!”夜色中,记者的手机显示,气温降到了-33℃,但试验官兵的工作依然高效。这些年,武器装备飞速发展,寒区试验任务不断加重。尽管官兵们都在最冷的季节来到这里,尽管每次都被冻得“记忆深刻”,但他们依然希望天气可以冷些、再冷些。
“现在我们多受冷,为了将来战友少牺牲!”这句挂在口头的话,道出了试验官兵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