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能造!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万里 李训 王凌硕责任编辑:杨帆
2018-02-23 10:58

40余年呕心沥血,潘镜芙像一位满怀期盼的父亲,目睹了国产军舰首次远航出访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青岛舰遨游三大洋,环绕地球一周;武汉舰和海口舰穿越印度洋,长驱亚丁湾劈波斩浪……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院士—

四十余年呕心沥血铸造大国战舰

■万里 李训 解放军报记者 王凌硕

(版式设计:周兵权   照片提供:王柯鳗、夏榕泽)

人物小传:

潘镜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1所研究员。在驱逐舰研制和舰载作战系统、电磁兼容等新技术领域,他均做出重大贡献,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等奖项,被誉为“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使中国现代史上少了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却多了一位中国新文化革命的巨匠。就在鲁迅先生的晚年,1930年1月,相距鲁迅先生故乡绍兴140公里的浙江湖州,诞生了一位令人仰慕的舰艇巨匠——潘镜芙。因为所从事的专业是一个神秘的圈子,鲜为大众所知。

从1971年,我国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济南舰正式服役,到2017年,首艘国产万吨级驱逐舰在江南造船厂成功下水,新中国的水面舰艇经历了从黄水驶向深蓝的伟大航程。

40余年呕心沥血,潘镜芙像一位满怀期盼的父亲,目睹了国产军舰首次远航出访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青岛舰遨游三大洋,环绕地球一周;武汉舰和海口舰穿越印度洋,长驱亚丁湾劈波斩浪……

这一段艰难又辉煌的发展历程,“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一生,他倾注所有心血在驱逐舰设计上,让国产驱逐舰实现零的突破。

如今,已是88岁高龄的潘镜芙,步履蹒跚,无法再登上舰艇。不过,每隔一段时间,潘镜芙都要到701所转转,和年轻的技术人员聊聊天,只有这样,他的心里才会觉得踏实。

有船才能生存

2017年11月7日清晨,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舰艇编队离开码头不久,大庆舰指控兵就在作战指控台上发现“敌情”。大庆舰抓住时机开火,仅过几秒钟,数枚炮弹呼啸而出,成功完成抗击……

在密集的军事新闻中,一次例行的海军训练报道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转瞬而过。可在上海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潘镜芙此刻正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演习,他的双眼透出浓浓的关切,那神情有欣慰、有期盼,更有抹不去的回忆和感慨。

曾几何时,孩提的他为了躲避日军的烧杀抢掠,和全家人一起乘着小船不断从一个村庄逃到另一个村庄,“有船才能生存”的思想从此深植他的脑海。过黄浦江的时候,江上全都是外国的军舰和大船,这一情景对幼小的他触动很大,这个孩子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建造中国的舰船!”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不具备建造驱逐舰的能力。1954年,我国以每艘相当于17吨黄金的价格向苏联购买了4艘驱逐舰。毛主席在南京检阅海军时,几天时间里五次写下同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建造一艘中国人自己的驱逐舰,是建设强大海军的前提,更是中国舰船设计者共同的梦想。上世纪60年代,国家相关部门授命已经成为舰船电气专家的潘镜芙和舰船工程专家李复礼,牵头主持设计中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李复礼负责船体,潘镜芙负责电力、动力和武器系统。

“驱逐舰,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能造!” 1966年,潘镜芙以设计领导小组主要成员身份,开始主持设计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拾起儿时的梦想,潘镜芙才发现这条路走起来异常艰难。以前,我国建造的水面舰艇都是单个武器装备军舰,互不联系,靠指挥员的口令来人工合成作战系统,综合作战能力很差。

关键时刻,“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参与了确定驱逐舰导弹系统方案的会议。在会议上,钱学森直言:“军舰是一个大系统,导弹只是舰上的一个分系统,把导弹系统装到舰上,要把它安排好,使它发挥最大的作用。”正是钱学森的“系统工程”观点深深影响了潘镜芙,启发他将这个理念应用于舰船设计中去。

为了实现“系统工程”的目标,他们首先要充分摸清国产设备研制情况,设计单位分散在全国各地,潘镜芙带着同事们挨个去跑。他们“吃着窝窝头,每人每月三两油”,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先后召集一百多家单位参与设备研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从1968年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制舰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经过近4年的艰苦攻关,首制舰于1971年12月顺利交付海军服役。从此,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远洋作战能力的水面舰艇,使我国驱逐舰进入导弹时代。

1985年,合肥舰和某综合补给舰组成编队首访南亚三国,结束了中国海军只能在家门口转的历史。一位老华侨参观后激动地说:“过去只看到美、苏、法等国的军舰来这里,现在祖国也能造出这样好的军舰,真是看了还想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