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春走军营】
海拔4500米,感受中国红的力量
■解放军报记者 郭丰宽 中国国防报记者 丛嘉 方帅
春节前夕,记者使出浑身力气爬上海拔4500多米的西藏军区边防某团无名湖哨所。用红色油漆在石块上书写的“无名湖”三个大字,哨楼顶部迎风招展的鲜艳五星红旗,与蓝天白云下的雪山交辉相映,这样一幅美景图画首先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座谈时,年龄与脸庞肤色极不相称的哨所官兵,讲得最多、最用情的话就是:“是那一抹代表五星红旗的‘中国红’,给予了我坚守的力量。”
从山下到哨所,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官兵日常走过的路,其实是或隐藏于密林之中的乱石滩,或覆盖于冰滩之下的陡坡悬崖,或要借助安全绳攀爬的绝壁,或架于深涧之上的湿滑独木桥,即使是最富经验的老兵,单程也要花费3个小时以上。封山期哨所的急需物资都要靠战士们自己背运上去,却没有一人有怨言,没有一人望而却步,没有一人中途申请离开哨所。多年来,官兵们硬是踩着笋芽般凸起的裸石,在悬崖绝壁上开辟出一条新径。
无名湖没湖,更缺水。哨所有时连饮水做饭的水都缺,更别说像洗衣服等其他方面的用水,特别是冬天,官兵们多数的衣服都是等待来年春天再洗。上等兵王宇豪两个月前凿冰取水掉进河里,战友们把他捞上来时,他已被冻得浑身哆嗦,但第二天照旧和大家凿冰取水。
现年30岁的上士尹小波,高原缺氧的环境导致他双手指甲内陷严重,黢黑的脸庞透着一丝高原红,看起来比同龄人老了10多岁。血稠、红细胞增多、左心房大、失眠、每次休假的富氧反应和归队后的高原反应,令他苦不堪言。尽管也产生过“不在西藏坚守”的念头,可他还是割舍不下哨所的那一抹“中国红”,每次假期不满就提前归队。
同他一样言行不一的,还有广东籍战士钟国睿。这位来自“花城”的战士,面对终年大雾弥漫、阴冷潮湿、年平均气温零下8度(常有零下30度的酷寒)、封冻期在6个月以上、山上除了高原杜鹃很少能看到其他绿色植物、不是雨季就是雪季的地方极不适应,没过多久,他的手上和脸上就留下了清晰的冻伤痕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萌生了去意。但是,解放军第43医院的医生、护士拉着安全绳,攀崖涉雪、冒着危险爬上哨所,在“生命禁区”强忍高原反应为战士巡诊。医护人员的“自讨苦吃”,让他明白了什么是精神高度和奉献维度,知道了为什么说“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的道理。昨天我们问他,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他干脆地说:“留队转士官,为祖国奉献一切,至死不渝!”
有人说,当兵就是尽义务。同行的王祖桥副团长讲,如果你没有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信念,仅是为尽义务,你就不可能在无名湖哨所生存下去。这里的官兵把哨所当成检验精神高地的平台,官兵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上士聂秉富连续在哨所服役15年,“撵”都“撵”不走,每次换哨就是不下山。战士刘嘉远退伍后,第二次申请进藏服役,提出非无名湖哨所不去。他们说:“每天在哨所守着‘中国红’,若时间不能慢些,至少人生更有意义些。”
听了他们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选择了西藏高原,高原也选择了他们。无论经历什么风雨,他们已经并将继续“不忘初心,拼搏奋斗”。正如团政委陈晓军所言:“中国红”给我力量和骄傲,我为“中国红”创造平安和吉祥。
(中国军网西藏山南2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