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过十几道弯,到大山深处听听官兵们心里的愿望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海华 潘明 齐宏强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02-14 00:05

【2018新春走军营】

走进大山深处,倾听官兵新年心愿

■解放军报记者张海华 特约记者潘明 通讯员齐宏强

2月10日,记者还未走进武警山东总队淄博支队执勤一大队一中队,就听说到那里得是“下了高速经国道、过省道,最后还要在村道上转过十多道弯”,才能到达这所总队驻守海拔最高的营区。

果真是“山路十八弯”!越往大山深处,路越崎岖,越显冷清。也愈发引起记者的猜想,生活在这里的官兵会有怎样的新年愿望?

车未停稳,喧天的锣鼓声已传入耳膜——同行的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刘华军介绍,总队倡导“一队一品”,强军战鼓就是中队的“品牌”。记者看到,官兵们精神抖擞、气势如虹。“咚咚咚――”“锵锵锵――”锣鼓声震破了大山的静寂,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欢庆的气息和他们身上洋溢着迎接新年的斗志豪情。

“大声说出新年愿望”是中队迎新年的一个传统活动,每个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新年目标,并在中队全体官兵面前讲出来,让大家来监督见证自己通过努力奋斗实现愿望。记者有幸听到他们直抒胸臆的话语,更是在营区和哨位上感受到了这些愿望所蕴含的能量。

“大山里交通不便,很多建设都要靠官兵用双手去干。这些桃树、杏树、苹果树、粟子树,都是我们动手种起来的,虽然冬天看上去光秃秃的,可一到春天就变成漫山花海。”指导员赵维明带着记者走在营区里,一会儿爬山,一会儿下坡,将中队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以前营院前是片荒芜的石头山。官兵们到山下用小车推土,手拉肩抗,栽上了400多棵果树,铺设了150多米鹅卵石路面,愣是把石头山变成了“花果山”。每年春天,新兵都会在后山种下挂有自己姓名牌的果树,寓意着扎根山沟。9年里的每个春天,中队年纪最大的士官杨朋都会带着新兵去种下自己的“成长树”。他的新年愿望就是把带的每一个战士训练好,把中队艰苦奋斗的精神烙印在每一名新兵身上。

中队进入大山驻地35年来,一代代官兵依山而建,在荒山中建起传统和现代相融的营区,错落有致、规范有序。这里,有其它中队难见的猪圈鸡舍,有上世纪的石头房子,也有可与城区中队相媲美的四百米障碍训练场。

在“花果山”顶巅有一座“谈心亭”,这是曾经的“刺头兵”张志钰最熟悉的地方。新兵下连时,怕苦怕累的张志钰竟分到了最苦最累的一中队。他处处跟班长骨干对着干,而这座“谈心亭”也成了他被指导员经常拉来“光顾”的地方。由于那里位置高、视线好,可以一览山下风景,到这里谈心心情自然会变得舒畅,这也让指导员对张志钰的“话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慢慢地,小张由一名“刺头兵”成长为一名士官骨干。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新年愿望是,把新兵中“水土不服”的交给自己来带,相信通过他的现身说法,可以让使其“回心转意”,爱上这里。

从后山下来,踏上被官兵称作“英雄路”的前往哨位的土路。2006年,中队战士高雷、陈祥不顾个人安危舍身救险,血染哨位,分别荣立二等功。他们视职责高于生命的事迹,是中队无上的荣誉,更是中队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个中队官兵主要担负守卫任务。营房距上哨的地方3公里,进入巡逻区还有5公里,上下一班岗8公里,当兵两年相当于走下来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自2015年担任上级勤务改革试点以来,中队在减员增效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士宁飞剑的新年愿望代表了不少官兵的心声——继续钻研训练方法,不断提高中队训练水平,锤炼提高自己的打仗能力。

而赵维明和中队长张金赞的新年愿望是:今年要把“标兵中队”牌子夺回来!作为2013年到2015年连续三年的“标兵中队”,却又在两年内接连失去这份荣誉,这如同石头般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2018年,我们一定继续努力,带着中队官兵以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完成好各项任务,一定要让‘标兵中队’的称号重新回来。”

身处大山腹地,中队营区的温度比市区里低很多,记者却在这里感受到阵阵暖意——一颗颗梦想的种子,正迎着春风播撒在官兵们的心间,只待破土发芽时。

老一辈大山兵曾给中队官兵留言:“再苦的地方,也要有人去耕耘;再险的地方,也要有人去守护;再难的使命,也要有人去担当”……记者由衷地感到,这些身居大山里面官兵的愿望和千千万万军人一样,那就是:护国家安宁,卫人民安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