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想了一夜,中国人民解放军5721厂高级技师毛光德决定,今年要在部队待几天,和官兵一起过个年。一大早,毛光德来到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务大队大队长盛炜的办公室,把这个决定说了出来……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文章——
毛光德的“年味”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郝茂金 通讯员 李峰
年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想了一夜,中国人民解放军5721厂高级技师毛光德决定,今年要在部队待几天,和官兵一起过个年。一大早,毛光德来到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机务大队大队长盛炜的办公室,把这个决定说了出来……
远处的地平线上,天边泛起鱼肚白。站在空旷的机场上,毛光德凝望着朝霞沐浴下的战鹰,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36年弹指一挥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毛光德与战机一直相伴,他用手指粗略地数了数,维修保障过10多种机型。他常说自己是幸运的,见证了一支军队的转型,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跨越。
“把一辈子献给航修事业,值了!”看着眼前一排排气势如虹的战机,毛光德不经意间眼眶泛红,“人老了,上了年纪,也许会这般情不自禁。”
56岁的毛光德心里清楚,还有4年就要退休了。说实话,毛光德还没有干够,他还有很多梦想要去实现。倘若把这些梦想打开,里面尽是使命与责任。
毛光德的“年味”更有兵味,越是临近节日越要注重备战
战争不是不选择时间,而是精心挑选时间,往往会选择对手最容易懈怠、最不愿开战的节假日
雪,一场接一场。胶东半岛某机场,气温降至-13℃。临近春节,部队加大了飞机维护检查力度,确保战机时刻处于良好状态。机棚里,毛光德蹲在机腹下,满手油渍地安装一个零部件。
“这么冷的天怎么不戴手套?”面对记者提问,毛光德搓着双手说:“用手安装更精确,维护过的飞机我才放心。”
春节来临之际,正是战备关键期。对军人来说,战争是须臾不可回避的话题,战备是分秒不可懈怠的大事。事实上,战争不是不选择时间,而是精心挑选时间,往往会选择对手最容易懈怠、最不愿开战的节假日。
记得有一年元旦,毛光德接到通知,南方某机场一架飞机突发紧急故障无法排除,请求支援。
毛光德闻令而动,带着工具箱乘火车、转汽车,辗转了38个小时才赶到部队。拆开故障飞机,毛光德眼看手摸,用专用工具紧了一下导管螺帽,不到10分钟就排除了故障。飞机是修好了,却耽误了3天,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倘若这是战时呢?38个小时,自己还没赶到抢修现场,也许一场局部战争都打完了;10分钟,假如部队掌握维修方法能自行排故,不仅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打赢还多了一分先机。
38小时与10分钟,这两个时间让毛光德对“使命责任”这个词有了切身感悟。他常常告诫自己,也提醒身边的同事:“真正的战斗,在战争开始之前就打响了,所有的准备也应该走在战争前面。”
中秋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毛光德早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不在家,妻子杨玉兰说:“结婚这么多年,他没陪我出去旅游过,节假日他要么在部队,要么在往返部队的路上。”
在基层待的时间越久,和官兵聊的越深,毛光德越发认识到,随着实战化训练向纵深推进,部队官兵愈加需要过硬的维修本领。
平时修得好,战时才能保打赢。带着“我能做些什么”的思考,每次到部队,毛光德都会多问一句“还有什么问题”,尽可能多给官兵传授维修技能。
今年1月中旬,机务官兵在更换一根飞机软管时,一直找不到正确的安装方法。毛光德弓着腰一遍遍示范操作,直到机务官兵学懂弄通。当晚,他又来到连队学习室,拿着一根旧软管,围绕原理构造专门上了一课。有的官兵称毛光德是“不穿军装的老班长”,在他们眼里,毛光德既是工作上的老师,也是生活上的老大哥。他为人谦和、耐心,给官兵们留下深刻印象。
“毛师傅,来这边帮一下忙!”机务二中队军械员谢圣浩在不远处招手。“好嘞,这就来!”一身黑色棉衣,头戴鸭舌帽的毛光德在深蓝色的机务兵队伍里格外显眼。
“在基层待久了,感觉身上的兵味更浓了。”望着漫天风雪,毛光德擦了擦手上的油渍,笑着说:“看着这些官兵一心练兵备战,今年春节条件允许,我希望和他们并肩战斗,把压箱底的本领全教给他们。”
节日就是一种坚守,因为坚守才有了祖国的安宁
没有绝对的“和平”,战时是应战,平时是备战,它们是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
对负责外场保障的军工人来说,手机铃声就是冲锋的号令。
宿舍的书桌上,毛光德的2部手机正在充电。许多人知道毛光德有2个手机号,但并不清楚他有2部手机。
“这个是工作号,那个是生活号。”毛光德说,起初他用的是双卡双待手机,给家人打电话时,工作号就打不通。
毛光德心细,又买了个新手机,工作号专机专用,24小时开机,“部队有需要,我随时都在!”
待命是军工人的备战状态。手机铃响了,他们就像出膛的子弹一样,不管是雪域高原还是沙漠戈壁,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哪里有需要,就第一时间战斗在哪里。手机不响铃,他们就像闹钟一样等待唤醒,出门也不敢走远,行李放在办公室,随时出发。
待命的背后是一种坚守。对军人而言,没有绝对的“和平”,战时是应战,平时是备战,它们是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正如俄罗斯军事理论家斯里普琴科所说,“军人的主要任务从来就是对未来战争进行全面准备。”在部队待了这么多年,毛光德虽然不着戎装,但早把自己定格为一名“老兵”。
有一次,官兵对一架战机进行例行维护,突然听到燃油泵发出异响,官兵一时找不到原因,马上打电话叫来毛光德。
毛光德反复听声辨别后,眉头一紧,说:“拆解油箱蒙皮检查。”“有没有必要拆?”见官兵有点犹豫,毛光德拿起工具,径直走了过去。
拆解后,毛光德发现右侧燃油泵中的导向叶轮出现裂纹。看到这一幕,官兵惊出一身冷汗,一旦影响战机输油,后果不堪设想。这一次,严谨细致的毛光德让机务官兵肃然起敬。
“安全无小事,必须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的警醒,决不让飞机带着故障过夜。”这是毛光德的工作原则,白天发现故障后,他们马上联系工厂寄发航材配件,晚上到货后连夜工作。有时快递员送件慢,心急的他会骑着电动车去物流站取。毛光德常说:“战机早一秒修好,我的心里才踏实。”
从毛光德口中得知,像他这样在部队保障的军工人还有很多,他们遍布祖国的天南海北,把满腔热血投入到军工事业,同军人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守卫着祖国的安宁。
毛光德还说,许多军工人对军工事业情有独钟,自己干了一辈子,又把接力棒传给子女。毛光德的女儿正在南京大学读研,他颇为高兴的是女儿选择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毛光德感慨地说,“实现强军目标,打造国防工业发展的新引擎,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未来的航修人,不仅要有经验,更要懂高科技。”想到女儿的明天,毛光德仿佛看到了部队的未来,嘴角泛起了笑容。
夜幕降临,机场开启了助航灯光,部队转入跨昼夜飞行训练。保障任务完成后,毛光德伸直腰走出机库,千米长的跑道上灯光闪闪,辉映着满天星光,静静守护着祖国大地上的万家灯火。
与官兵朝夕相处,才知军营里的酸甜苦辣
幸福浓缩着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幸福的背后是千万军人及军工人默默守护
站在机场上,风很冷,寒风不断从脖颈缝隙钻进后背,几分钟就可以把人吹透。在这样的环境中,机械师杨子安已经工作了4个小时。飞机返航归来,杨子安迅速围着飞机仔细检查起来,做好再飞行的准备。目送战机滑出升空,杨子安习惯性脱帽致敬,头顶上冒出一股热气。
这种冷与热,让毛光德切身体会到基层官兵的战斗状态。在部队待的时间越久,毛光德愈发理解“岁月静好,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句话,愈发读懂军营里的酸甜苦辣。
晚上熄灯前,不少官兵会给家人打电话,聊聊家常,报报平安。年味越来越浓了,孩子在手机视频里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电话这头,是无声的沉默。“家里有我,好好工作,我和孩子在家等你。”这时候,军嫂善解人意的话语,让官兵泪流满面。
晚饭过后,连队俱乐部里传来阵阵歌声,官兵们正排练迎新春晚会,悠悠的歌声里诉说着别样的情怀。毛光德在一旁看着,官兵自编自演的小品满是兵言兵语,把基层火热的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家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拍手叫好,官兵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看着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庞,毛光德感受到了官兵发自内心的快乐。给人快乐的官兵,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和阳光,这种力量所蕴藏的安全感,会让阳光洒满心田。
毛光德说,他之所以常常被感动,是因为官兵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守卫着祖国的安宁。走进新时代,幸福这个词,浓缩着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幸福的背后,是千万军人及军工人在默默坚守。
看着这些可爱的官兵,毛光德突然对时间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他列出一张计划表,打算让未尽的梦想都变成现实。
“当我退休的时候,再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我希望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永不后悔。”毛光德如是说。
照片提供:岳朋、周建龙、郭晓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