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走转改”主题教育】
重温“沂蒙母亲”那句话:做一个中国人该做的事
■中国军网记者 周小敏
任何能够传世的精神都不是单纯靠总结和概括就能得以形成,它必须是优秀的历史文化基因和时代脉搏相结合而成的产物。沂蒙精神也不例外。
泰山巍巍,黄河滔滔,东海茫茫,沂沭飘带。40余名青年编辑记者刚一踏上沂蒙这片红色大地,便深感华夏精神的广度和深度。东夷文化博物馆中,中华民族最早的先祖——东方上帝太昊(伏羲氏,风姓)的故事还在传颂;古典园林式建筑中,书圣王羲之的洗砚池里仿佛还能嗅到笔墨的香气;临沂银雀山上,古典军事文化遗产《孙子兵法》依旧闪烁着瑰宝的璀璨;沂蒙红嫂纪念馆里,雕塑与照片讲述着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沂蒙人民毁家纾难书写拥军支前的壮烈史卷……
临沂东夷文化博物馆。
临沂,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
一种精神的形成,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需要一个个普通人、一代代热血儿女前赴后继,去经历血与泪的悲,去坚守柔与刚的壮。
“奶奶1888年生,1989年去世,活了101岁。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中国人,要做一个中国人该做的事。”讲这句话的人叫于爱梅,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在抗大一分校纪念馆里,以《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为题的事迹报告会把记者的思绪带到了历史的烽烟之中……
“新红嫂”于爱梅作《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事迹报告。
沂蒙红嫂纪念馆王换于展厅。
于爱梅的奶奶从小家境贫穷,19岁时嫁了人。旧社会里,妇女们身受重重压迫,出嫁后连个名字也没有,婚后就把夫家与娘家的姓氏合在一起,称为于王氏。
抗战爆发后,性格直爽、办事干练的于王氏被当地的党组织培养成了抗日积极分子,号召妇女走出家门和男同志一起抗日。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不久,她又被选为妇救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入党不能没有名字,当时有个八路军干部就琢磨,从王家嫁到了于家,又是用两斗米换来的,干脆就叫王换于吧。就这样,年过半百的于王氏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记者们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
有句话叫“一个党员一片天”。1939年,为了照顾八路军和抗日干部的孩子,王换于提议在艾山乡设立托儿所。第二年秋,鬼子疯狂扫荡,所有的机关都进行了转移,托儿所的孩子当然也需要转移。王换于主持召开紧急家庭党员会,作出了把这些孩子转移到自己家的决定。第一批转来的就有27个,可孩子多、目标大,安全不能保证。为解决这个问题,王换于的两个儿子在本村的后岭垒了大地窖,挖出了小山洞,随时准备藏孩子。孩子们进了地窖后很不适应,有一个哭的,其他的就都跟着嚎啕起来。每到这个时候,大人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万幸的是日本鬼子没找到洞口,有惊无险。
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进入临沂一带的八路军和抗日干部越来越多,寄养在王换于这里的孩子也跟着多了起来,最多时达到了40个。在那个粮食稀缺的年代,大人们吃不饱饭,也就没有多少奶水喂孩子,有些孩子因为先天营养不良,体质很差。王换于就带着儿媳妇挨家挨户给这些孩子找奶妈,谁家的孩子不幸夭折了,就动员这位母亲抚养一个需要哺乳的抗日将士的孩子。稍大一点儿的孩子,就委托抗日“堡垒户”来照料。就这样,这个村三个,那个村两个,安排下去20多个孩子,而王换于自己家里抚养的孩子最少的时候也有十来个。为了照顾好八路军的孩子,她给自家的孩子吃一些杂粮推碾出来的面糊,有一点儿白面就都留给八路军的孩子吃。王换于对两个儿媳说:“咱自己家的孩子没了不要紧,有你们在还能生养。同志们为咱出生入死,孩子要是死了,就没有了血脉,咱不能让他们断了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