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部队营房变化4大关键词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李志国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8-11-27 08:54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力量迸发的40年,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阔步发展的40年。这场伟大变革体现在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本期请和我们一道走近第74集团军某旅,通过这扇窗口,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官兵“住”的变化。

请关注《解放军报》的报道——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部队营房变化4大关键词

■李志国

上世纪80年代,官兵在营房前搬物资。李志国供图

关键词一:现代

营区变迁体现发展速度

“你们看,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老营房,再看看现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前不久,第74集团军某旅组织新兵参观旅史馆,旅史馆墙上的一张张老照片,一下子把新兵们拽进时光隧道,回到许多年前。

上世纪90年代初,该旅前身换防进驻深圳。部队搬入新营房时,爱好摄影的战士黄建国拿出凤凰相机,留下3张黑白照片。已经泛黄的照片定格了连队当年的模样:青砖灰瓦的平房、几十张半旧桌椅,就是当时一个连队的主要家当。大门前的黑板报上,用粉笔写着“热烈欢迎进驻新营房”几个大字,渲染着喜庆气氛。

1999年8月1日,官兵迁至新营房,3层青砖小楼粉刷一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新的办公、生活条件让大家开心不已,战士雷刚迅速按下快门,拍下当时的情景。

2015年,部队营房设施再次翻新。喜迁新居那几天,已经“鸟枪换炮”的雷刚携带新款数码相机,一口气拍了个够。照片上,新型武器装备雄壮威武,现代办公楼巍然屹立,班排宿舍里,沐浴室、烘干室、学习室、活动室等供战士生活、学习和娱乐的设施一应俱全。此外,还有中央空调、灯光球场等,彰显着现代化军营的便利。

“这些年,我们旅真是一年一个样,几年大变样。”亲历部队变化的雷刚感慨万千,“入伍后的这些年,连队从低矮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全连一台电视变成了每班一台,请假外出洗澡变成了天天用太阳能热水器沐浴……”

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话语,浓缩的是部队发展的轨迹,见证的是国家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

“部队营区为什么会有这些新变化?”旅党委组织官兵围绕“变化源头在哪里”展开热烈讨论,引导大家明白营区的变迁,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益富强的体现。

上世纪90年代,官兵在宿舍前拔河。马红明供图

关键词二:实战

营房建设体现战备要求

“营房就要有营房的样子”。部队营区作为作战单位的基地、练兵的场所,这个样子首先应是打仗的样子。

过去,一些部队的营房的“颜值”高了,但只是室内更宽敞明亮了,设施更配套齐全了,环境更温馨宜人了,在增强作战功能方面却考虑较少。

“打仗意识淡化,营房建设理念必然日趋生活化。”谈起这一现象,该旅军需营房科科长陈勇有一肚子话要说。2015年他所在的旅进行营房建设时,正赶上部队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他们将“如何强化营房建设的打仗意识”“如何增强新建营房的作战功能”等话题引入大讨论,探索按照打仗标准建设营房的新路子。

规划设计贯彻战备要求。以营区绿化为例,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不影响部队出动,并能对重要目标进行隐蔽伪装;营区内道路设置则根据使命任务和装备性能进行调整,确保每一条道路、每栋营房都满足战备需求。营区营连兵器室、器材室、储藏室、给养库等“三室一库”全部配置在一楼入口处,官兵搬运装载物资器材时间大幅缩短;战士宿舍进行整合改造,拓宽走廊宽度和宿舍内两床间距,去掉营连门口的台阶,确保携带装备的官兵紧急出动时互不干扰。

营院环境彰显战斗文化。笔者对比该旅营区老照片发现,过去一些挡道的花花草草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直线加方块、棱角分明的道路,方便官兵应急出动。并且还采用展现部队特点、光荣历史、英模人物的元素,营造尚武、习武、精武的人文环境。

营房建设体现质量标准。在营房设计、建造中,该旅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按照“百年营房”的标准,做到工期服从质量,造价保证质量,技术支撑质量。“今年9月16日,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时,其他地方有的房屋被吹翻,一些高档住宅小区也受损严重,甚至百年老树都被连根拔起,但我们的营房安然无恙,经受住了考验。”谈起部队营房的质量,营房助理薛霖自豪地告诉笔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