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颜晓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由大向强的新跨越,国家安全呈现拓展深化的新需求,安全态势呼唤掌控全局的新观念,国家治理构建安全中国的新格局。习主席深入思考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治理这一重大战略课题,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了从传统安全观到总体安全观的新跃升。
保障实现中国梦的国家安全需求,把握更加丰富宽广复杂的国家安全特征,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赢得新的伟大斗争所要求的时代安全观。国家安全观从本质上反映了国家安全现实需求。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在清醒认识国家安全环境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家安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是综合国家安全需求与国家安全形势于一体,谋划夯实国家安全基石的战略决策。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国家安全总体更新。非传统安全如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等,正在改变着国家安全的概念。国家安全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国家安全总体增容。战争制胜权从争夺制高权到制海权、制空权,再到制太空权、制信息权、制脑权的演进,都反映了国家安全空间和安全领域的拓展。国家安全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国家安全总体难控。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世界急剧变化增大了我国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
新安全观具有新的历史特点,表现在把握国家安全在世界大势中的总体性,具有谋求国家安全的国际视野。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紧密关联,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自保留一个安全“孤岛”。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国家安全放在国际安全形势中来思考,既有效应对外部种种不安全因素的冲击,又以国家自身安全来促进国际安全。把握国家安全在民族复兴中的总体性,具有谋求国家安全的大局意识。国防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都要自觉成为赢得新的伟大斗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组成、有效因素、有力保障。把握国家安全在各个领域中的总体性,具有谋求国家安全的整体观念。国家安全是各领域安全状况的总体结果,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国家安全作为一个紧密相关、相互依存的系统,通过各领域的安全治理来达成总体国家安全的效果,又通过总体国家安全状态的保持来推动各领域的安全治理。
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安全准则,确定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促进发展大局的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保证我国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科学安全观。安全是一个从需求到实现的过程。国家安全的实现,经历目标制定、战略抉择、道路确立到安全实践等环节,贯穿其中的是一定的国家安全准则。国家安全的目标制定,必须遵从国家的基本价值目标;国家安全的战略抉择,必须经过方向选择、重点比较、资源倾斜、利弊轻重的权衡;国家安全的道路确立,必须根据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国情、基本需求。习主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的总体筹划,核心之点是要确立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保证国家安全指明方向、规划全局、抓住重点。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彰显国家安全本质。国家安全的本质是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也就是人民利益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全,人民安全强化国家安全。这是国家安全的灵魂,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本质属性。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守护国家安全命脉。政治安全包括制度安全、政权稳固、政局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政治之本,维护政治安全,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冷战结束后,不少发展中国家被迫采纳了西方模式,结果党争纷起、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至今社会难以稳定下来,教训十分深刻。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夯实国家安全根基。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之基,经济安全同样也是国家安全之基。经济安全是在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通过主动作为、积极调控来实现的。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同样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的大逻辑。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完善国家安全布局。国家安全是一个整体布局,成为系统安全、安全系统。否则,局部动荡就可能酿成整体危机。军事安全以武装力量为手段,为国家安全提供军事保障。文化安全是中华民族文化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态势。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晴雨表”。当前,我国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意义重大。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改善国家安全环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例如,呼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从根源上解决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积极推动核安全国际合作。
习主席强调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处理好五对关系,实际上也是掌握好国家安全体系的五组支架。五对关系的内部关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构成了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框架。一是实现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的良性互动。建设和谐世界营造外部安全,建设平安中国筑牢内部安全。二是实现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的共同巩固。历史告诉我们,捍卫领土主权就是保卫国民安全,保卫国民安全就要誓守国土安全。三是实现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统筹治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只有产生先后、形式不同的区分,并没有孰大孰小、孰重孰轻的区分。四是实现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的有机统一。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五是实现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相辅相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各国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作者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