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座城市的记忆体悟人民军队的“制胜密码”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李景璇责任编辑:张颖姝
2018-07-05 03:12

旧时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攻坚战,就在这里打响。

战役发起前,三野明确要求,在上海市区战斗中,只准使用轻武器作战,一律禁止使用火炮和炸药。然而,部队在强攻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四川路桥、西藏路桥时,北岸高楼上的敌人布置起交叉火力网,严密封锁了前进道路。因为没有炮火支援,许多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血水染红了苏州河。

危急关头,聂凤智等27军指挥员,一方面亲赴战场一线了解战况,研究部署新的作战方案;一方面深入到官兵中间,讲明利害、带头做好思想工作。

胜利的天平最终倒向了这支不惧牺牲又善于战斗的部队。27军的另一支部队在上海地下党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撕开敌军苏州河防线的突破口。

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市宣告解放。国民党号称铜墙铁壁、要坚守6个月的城市,不但没有被打烂打瘫,而且仅半个月就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这背后,人民军队付出了伤亡3万余名指战员的代价,其中7000多位烈士牺牲在胜利的前夕。

打上海,人民军队打出了一个战争奇观;进上海,人民军队同样进得荡气回肠。

曾有这样一幅黑白照片:在被雨水冲洗过的老上海街道旁,一列头戴军帽、衣不解带的战士躺在阴冷潮湿的地上悄然入眠。在他们的背后,步枪有序地靠墙倚放,只有一挺机枪在熟睡的战士怀中被紧紧地抱着,仿佛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这张照片带给世界的震撼是永恒的。多年后,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鲍大可认为,这张照片是“红色中国的第一张‘上海公报’”。如果非要给这张“上海公报”配上一段文字,那么新华社随军记者艾煊则为此作了生动注解:“战争给人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生活式样……今天,战士们甜蜜地躺在马路上做短暂的休息,大家在躺下时,都轻声地笑道:‘呱呱叫,平得很,就是凉一点。’慈祥的老太太,热情的青年学生,商店的老板、店员,都诚恳地请求战士们到他们的房子里去休息一下。可是战士婉谢了,他们不愿擅入民宅,他们不愿在这一小事上,开了麻烦群众的先例,开了违反人民军队传统的先例。”

在中共一大会址,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被久久传诵。

一位名叫刘慧的高位瘫痪姑娘,从小有个心愿,就是到家附近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看一看。但因怕给别人添麻烦,这个愿望一直被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2009年7月1日,当听说纪念馆有武警战士讲解员义务讲解后,刘慧终于鼓足勇气,让家人带她来到这里。由于当天纪念馆的轮椅不够用,十中队讲解员程飞便主动提出背着她参观。为了让刘慧把展板上的每张历史图片都看得更清楚些,程飞一边尽量弓着腰背她,一边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

2个小时的参观结束后,看着汗水湿透衣背的程飞,刘慧感动地说:“今天我不仅在纪念馆看到了党的光辉历史,还从武警战士身上看到了子弟兵的本色。”

岁月更迭,初心不改。一座城市的记忆浓缩着历史,深深印刻着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与本色。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兴业路76号举起革命旗帜开始,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都一样高擎胜利大旗,永葆本色不变。“人民”二字重千钧,“人民”二字熠熠生辉,“人民”二字正是这支“胜利之师”刻写在自己名字中的“制胜密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