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设计未来战争
——记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联合作战实验中心副主任叶雄兵
■本报记者 卢晓琳
“现代战争,首先在联合作战实验室里打响。”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联合作战实验中心副主任叶雄兵谈起联合作战的本行,他的概括言简意赅。
始终紧盯军事斗争准备研战谋战,叶雄兵主持和参与了50多项作战仿真和实验系统建设,参加30多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现实课题实验论证,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7项、军事优秀科研成果奖14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还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北京香山脚下的军事科学院内,记者走进联合作战实验中心,走近这位致力于军事运筹和作战实验的军队科技工作者,在荧屏闪烁、键盘声声中探寻叶雄兵在联合作战实验领域科研攻关的故事。
自主创新,参与打造我军首个联合作战实验平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已经利用联合作战实验系统在战前对战争进程进行反复设计与预演。当时,我军在作战实验基础数据和模型建设方面标准化、体系化程度较低,而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始终严密封锁联合作战实验系统的技术。为突破难关,叶雄兵主动牵头承担起最重最难的信息作战建模仿真等子系统的研发工作。
围绕构建联合战役对抗推演系统,叶雄兵与课题组成员先后创建了辅助决策型的推演作业系统、学习型的推演模拟系统、信息融合型的态势显示系统,构建了集中模拟分布作业的对抗式推演环境,制定了系统集成规范,开发了基于兵力实体的模型集成技术框架……最终,经过9次优化设计方案、17次大规模集成测试,上万次修改程序,一套具备6大功能的联合作战研究量化分析实验论证平台建成。这其中,叶雄兵率领团队完成了半数功能的设计研发。
经过2期大规模建设,在原联合作战研究实验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军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联合作战实验平台,这也标志着我军作战理论拥有了自己的“风洞”实验场、“CT”扫描仪!
联合作战实验论证平台建成以来,广泛模拟战备部署、后勤保障、政策法规的实施过程,提前发现问题隐患,提出的很多意见建议被上级采纳,有效解决了我军军事科研长期以来定性分析多、定量论证少的难题,成为军事理论的“验证机”、决策指挥“好助手”、建设规划的“参考系”。
精益求精,始终用战斗力标准校准事业航向
在联合作战实验领域有一句名言:数据是作战模拟的血肉,模型是作战模拟的灵魂,掺不得半点水分。叶雄兵经常对课题组成员说:“今天的一个误差,要用未来战场的鲜血做代价。精细仿真战场,就必须让模型更完美、数据更精准。”
某大型实验系统联调中,一个子系统的作战模型偶尔会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操作现象,虽然没有影响最终结果,但这个问题却成了叶雄兵的“心病”。为了不影响实验进度,叶雄兵加班加点检查,几十个模块逐个“过筛子”,终于在海量代码中发现了实验程序和操作系统模块存在冲突,顺利排除了隐患。
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战术战法不断发展演进,实验系统也要自我革新、强筋壮骨。为了让实验结论更加精准,叶雄兵带领课题组上高原、下海岛、走戈壁,实地采集、验证装备数据,从一线部队、演习靶场、科研院所采集各项装备性能参数、兵力运用等方面的图像资料和文字材料;将“大数据技术”整合入系统,使实验平台和仿真系统愈加完善。
矢志奉献,把个人事业融入团队攻关
“联合作战研究重在联合,课题我顶多牵了下头,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做的!”采访中,这是叶雄兵经常说的话。项目中最难啃的骨头、最难把握的问题,叶雄兵敢于带头承担。那年,某大型实验论证任务进入攻坚阶段,团队人员连续三个月加班到深夜一两点。叶雄兵要求课题组成员周末轮流休息,自己却全时在位,被大家赞为联合作战实验“突击手”。
谈起联合作战实验的团队科研人员,叶雄兵满满的感动与敬意。“我的导师、原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所长江敬灼在课题攻关阶段被检查出了癌症,为了不影响课题进度,江老师硬是拖延了3个月才去做手术。董献洲有时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坐下,就站在电脑屏幕前进行分析计算,牵头研制出先进的仿真分析系统。付东、王吉星等同志经常加班到凌晨……”
宁可透支生命也要不辱使命。对于自己的付出,叶雄兵真挚地说:“作为一名军事科研战线的战士,就是要尽全力推动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为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李金海、邵龙飞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4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