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武警北京市总队十支队官兵为盛会保驾护航。图为执勤哨兵正在认真执勤。安晓惠 摄
10月18日凌晨4时40分,国旗护卫队战士代夫兴早早起床,这是他第498次执行升国旗任务。这一次,他比以往任何一次执行升旗任务更加振奋。因为党的十九大即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代夫兴所在的这支部队,正是党的十九大期间“零距离”守卫盛会的武警北京市总队十支队官兵。这是一支使命重大的部队,他们把国家的重托扛在肩上,诠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的尊严。
物理距离上的接近,不仅令十支队的官兵们因亲历历史重大时刻而振奋,更激励着他们争做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模范劲旅。
传承红色血脉,开启新征程
1983年初的一个深夜,官兵们随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重新组建,进驻天安门广场地区,担负天安门城楼、金水桥、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守卫任务。
探寻历史的足迹,这支部队从井冈山到延河畔,从西柏坡到北京城,部队转战南北,历经战火硝烟洗礼,始终忠诚护卫着党中央,直到建立新中国,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多少年来,支队官兵始终忠诚于党,传承红色血脉,循着共和国奋进的足音砥砺前行。
“讲政治”,是这支部队融进骨髓的鲜明特质;对党忠诚,是部队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制胜法宝。支队政委王建华表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2017年10月29日上午10时,一群肩扛“红肩章”的党员们在“复兴之路”展厅前重温入党誓词,他们的神情中透着坚毅,掷地有声的誓言在大厅久久回荡。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守护国家博物馆的二中队官兵们再次参观“复兴之路”主题展览,来到习主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地方,在中华民族砥砺奋进、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感受不朽历史,凝聚时代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护卫国旗重于生命、守卫广场无上荣光”的精神特质融入了官兵们的血脉灵魂。
在支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总队、支队党委领导来到基层官兵中间,和他们一起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新修订的《党章》内容,畅谈学习体会,注入精神动力。官兵们采取组织向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等方式,高度统一思想,扎实铸牢忠诚;广泛开展双争、演讲、书评、微目标、成长宣言等十余种载体活动,让官兵人人登台、个个动脑,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灵魂血脉。
“我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部思想宝典,只有逐字逐句的研读才能体会精神要义。”国旗护卫队指导员彭凯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大有如获至宝之感。他带领官兵归纳整理十九大报告中“14条基本方略”“40个新提法”“100个关键词”等内容制作成口袋书、黑板报、宣传展板供官兵学习,用灵活生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掌握基本观点、学好基本理论。
守护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三中队,把广场作课堂,把执行任务当教育。今年3月,人民英雄纪念碑下,中队义务讲解员、上等兵岳鹏涛在执行完第10次为外宾讲解纪念碑任务后,再一次深情凝望碑身上苍劲有力的碑文和镌写不朽历史的浮雕画卷。在一次次讲解任务中,他将“中国梦、强军梦”“一带一路”倡议等与历史结合,讲诉中华民族从历史屈辱到民族觉醒,从奋发图强到走向民族复兴的故事,受到外宾频频“点赞”。党的十九大后,小岳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我们党功勋和荣耀的见证。党的十九大又竖起了一座新的丰碑,见证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写下的新辉煌,我要把这些融进我的讲解词里,宣讲好党的政策、传播好党的声音。”
为了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支队党委还认真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探索建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在研发的“掌上军营”APP上,记者看到,工作动态、理论文库、教育超市等10多项栏目一目了然,客户端每天及时推送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理论成果及新闻资讯等,让官兵在方寸之间解决思想上的难题、理论上的困惑。
每个哨位都能打胜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天安门广场地区执勤不容有任何闪失,支队官兵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把中心勤务当成“饭碗工程”来抓,建强集成作战的部署格局、构筑一触即发的快反体系、实施梯次精准的联动打击,确保精准高效处置。
“纵览风云天地阔,纵横捭阖自从容。”这是记者走近支队一茬茬官兵的第一印象。从容的背后,是部队打胜仗能力的跃升。官兵们告诉记者,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核心是每个哨位都能打胜仗;能打胜仗,说到底是每名哨兵都要战斗力过硬。
“十支队研发了勤务传输数字化管控系统,实现了对监控区域的全时监控,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现场动态,为指挥决策提供保障。” 十支队支队长刘彦武说道。
官兵们饭分几次吃、觉分几次睡是常态。支队官兵有时每人每天执勤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最多时一天要担负20多场临时勤务。
无论雨雪风霜,还是严寒酷暑,再苦再累,官兵都以挺拔的军姿和铿锵的步伐,诠释着共和国军人的形象和尊严。
腰插“十字架”、领别大头针、腿绑沙袋、头顶砖头、枪刺挑哑铃、枪托吊砖头…这些都是国旗护卫队官兵的必修课。
国旗护卫队官兵们每天都要经受超越生理极限的艰苦磨炼,说不累是假的,但是在每个人的心里,始终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为了展示五星红旗风采,维护伟大祖国尊严,再苦再累他们也心甘情愿。
支队自组建以来,涌现出一个个英雄集体和英模个人,所属部队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旗卫士”荣誉称号,被武警部队授予“天安门模范中队”荣誉称号。 2008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支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奥运安保先进支队”。
支队还涌现出首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严晓新,一等功功臣蔡亚辉、姚广发、周光晔、洪松、杨宏生、孙秀宁、殷昆仑、伍刚刚等一大批不惧危险、敢打必胜的军人楷模。
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无论执行什么任务,支队官兵胸膛里永远激荡着想打仗谋打仗打胜仗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激荡着保护人民群众绝对安全的决心信心。
力量来自人民,荣誉归于人民
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支队官兵心里时刻装着百姓。
一年365天,不论是刮风下雨,亦或是暴雪雾霾,国旗护卫队官兵们每天都护卫着五星红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在。
即将退役的十支队战士谈及离开部队最想留下的一句话时,有一位战士说:“我在这里得到的所有的荣誉都是人民群众给我们的。因为不管多恶劣的天气总有人民在广场上注视着我们。”
2012年7月的一天,大雨倾盆。战士宋健看见广场上一名老先生用手举着夹克无处躲避,就把自己的雨伞送给了老人,自己在雨中被浇了个“透心凉”。
支队卫生队队长张修伟10年如一日照顾失独的徐玙老人一家。国旗护卫队成立了“为民服务队”,经常到东华门街道和台基厂社区清扫卫生、维修家电和照顾孤寡老人;今年夏天,一张外国游客中暑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当时这位游客正是在武警哨位的岗伞下休息,支队执勤哨兵还给他提供了解暑药品,帮助他尽快恢复健康。
在进入天安门广场地下通道口和故宫博物院门口,支队设立有“爱民岗”和“服务站”,常年为游客提供问路咨询、紧急救助、寻找失物等服务。据统计,近年来官兵共帮助300多名走失儿童找到亲人,抢救150余名突发疾病游客,捡拾归还游客钱物2000余件次。每年都出动兵力数千人次参加植树绿化、擦拭栏杆、清扫积雪等服务活动,与辖区内6名贫困学生和4个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多次被表彰为“首都精神文明标兵”。
“当兵尽义务一阵子,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保卫人民,这是十支队官兵们永远的职责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