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发表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一周年:为未来谱新篇

来源:新华社作者:韩墨 韩梁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01-24 18:36

2017年1月11日,在肯尼亚蒙巴萨,当地民众在中国承制的蒙内铁路首批内燃机车旁载歌载舞。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协同的感召力:为命运与共的未来谱写新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中国与世界的交响协奏。在这一饱含东方智慧与天下情怀的理念的感召下,国际社会同声相应、相向而行,携手为命运与共的人类未来谱写壮美乐章。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国际认同,这一中国理念去年多次载入联合国相关决议,产生深远影响。

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载入安理会决议;3月23日,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11月2日,写入联大两份安全决议……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宪章》精神高度契合,在应对重大全球挑战时必将凸显其时代价值。

一年来,从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到亚太经合组织岘港会议,从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后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中国正成为完善全球治理最为活跃的动力。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在当今国际治理体系面临分化挑战之时,中国提出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国际合作共赢传递着强烈信心,广获各国认同,激发起同频共振、同声相应的合作共鸣。

刚刚落幕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专门通过了《“一带一路”特别声明》,以中拉紧密合作的具体行动,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近年来,主要区域性地区组织都与中国建立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提出构建中拉、中非、中阿、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设想,通过互利合作,将一块块大陆紧密相连。

以曾经喧嚣一时的南海问题为例,中国与东盟过去一年来力排域外势力干扰,相向而行,接连达成重要阶段性成果。如今,中国和东盟国家已启动“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成为南海迈向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新起点。

东盟国家普遍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相处时照顾彼此舒适度,与“强权模式”截然不同,有助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说,如今已经不再是国家事务与地区共同目标相互冲突的时代,中国是菲律宾“患难见真情的朋友”。

两个月前,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来到北京,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汇聚一堂,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对话交流。各方一致通过《北京倡议》,开创了当今世界政党对话合作,共商全球治理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新纪元。

中共举办的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吸引力为何这么大?摩洛哥议会第二大党真实性与现代党总书记奥马里一语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着眼全人类前途命运的证明。埃及自由埃及人党主席伊萨姆·哈利勒则笃信,如果所有国家团结一致,协同规划和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必定可以实现。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深邃智慧的中国理念,必将穿透迷雾,直抵人心。共赢共享的中国行动,必将凝聚广泛力量,实现共同梦想;中国与世界携手并进,必将迈向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

(参与记者:党琦、凌馨、邓茜、聂晓阳)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