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准“民参军”鼓点
——看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怎样促进军民融合精准对接
■中国国防报记者 魏宏涛 特约记者 肖芳菲
鼓,可以是战鼓,东风吹,战鼓擂。鼓,也可以是打击乐器,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供人娱乐消遣。鼓,古时天然的军民两用载体。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始建于唐代的鼓楼——威武军门早已不复存在,但鼓声穿越千古,亘古传响,化为新时期榕城人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自觉动力,并在城区发展轨迹上勾勒出浓墨重彩。
鼓楼区是榕城核心区,金融、商贸、信息行业发达,辖区内驻扎着大量中央驻榕机构、部队机关。“深化军民融合,鼓楼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区委书记薛侃开门见山地说。
但几年前,军民融合在当地企业家的眼中,还隐隐约约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都知道军民融合中有商机,军队和企业都能获益,但是融什么、怎么融、找谁融,常常困扰着我们。”一位企业家对记者坦言。
而对于辖区内驻军来说,往往是有需求,却找不到合适的单位来对接。鼓楼区人武部部长朱向东感叹:“部队所需和地方所有,地方所盼和部队所能常常见不上面、接不上轨。”守着一方富矿,怎能端着金碗讨饭吃,关键是怎么办?对此,朱向东表示:“搭建系列平台,构建有效抓手,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精准对接、无缝衔接,是应势而为之举,也是势在必行之路!”
随着军民融合不断引向深入,军地对接、交流协作、引导需求、生成项目的实体平台顺势搭建起来。
今年下半年,鼓楼区开展军民融合系列活动,举行了“双拥路”开街仪式、“鼓楼区军民融合成果馆”奠基仪式和“福建省军民知识产权融合运营平台战略合作单位”“福建省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联盟”“福州市鼓楼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授牌、推杆仪式,召开了鼓楼区军民融合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军、地、企三方见上了面,接上了轨。“建设成果馆,不仅是要展示‘军转民、民参军’建设成果,更是为了构建军地对接协作的实体平台。”薛侃说。成果馆将集合军民融合企业的各类产品、系统、平台和研究成果,通过实物展示和系统演示,集中向部队介绍各个企业的技术特点和研发成果。
如果说平台的搭建是漂亮的外观,那么产业的聚合就是坚实的内核,两相结合,才能织造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斑斓画卷。
薛侃告诉记者,他们针对辖区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从通信、软件和电子信息入手,逐步推开、滚动发展,着重在深化产业合作上做文章。目前,辖区内已经有一些企业长期担负着军品生产任务或参与了军队信息化建设项目。下一步,鼓楼区将依托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积极组织企业参与部队战备训练、国防动员、社会化保障等项目建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防相关的科研和建设项目,并协调省内企业走出去,广泛参与国家和军队各类项目竞标。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鼓楼区军民融合成绩单上,将多出几抹亮色。岁月的鼓声依旧回响,鼓楼区军民融合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再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