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网记者“走转改”日记 | 跟着总书记的步伐
时间:2017年11月1日
坐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中国军网记者 李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坐落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宣告诞生。
不知道自己的运气可以好到这样的程度,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后,能在第二天随记协组织的中央新闻单位“走转改”主题教育采访团前来参观,感到万分激动。
清晨的兴业路,已是人头攒动。也许是因为习总书记刚刚参观过,也是因为近几年“红色”教育宣传推广初见成效,参观人群除了单位、街道组织的参观团外,很多自发的学生、老人也分外惹眼,我觉得这就是因为热爱,热爱党,热爱蒸蒸日上的中国。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外等候参观的群众。 李茉摄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外等候参观的群众。 李茉摄
跟几年前在江西采访时参观寻乌、于都等地的纪念馆一样,中共一大会址勾起了我们对于那段历史发自内心的崇敬。
石库门、南湖,十几个热血青年,28年,2000多万烈士的生命……这样的字眼总是一次次在心中想了又想,是怎样的情怀和理想让他们能够在那么艰苦的条件、那么多次大风大浪中依旧百折不挠,不忘初心。
从53人的组织,到中共二大时的192人,再到今天13亿多人口8900多万党员的数字,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96年风雨飘摇,走过了沧桑,才有了今天的壮大和发展。
入党誓词中寥寥几十字,其背后却是一生需要坚守的理想和信念。
无论是党章还是入党誓词,其实,无不透露着中国共产党的低调和傲气。低调于不是一路高歌,而是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成果来证明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傲气于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验证,我们拥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惧怕任何的困难和阻碍。
记得在美国留学的第一个小假期,去了美国的历史重镇,莱克星顿。来到这里,像每个想要融入当地社会的留学生一样,买一张《独立宣言》的复刻大字报挂在公寓墙上,一遍遍练习着口语,憧憬着美国生活。
来到中共一大会址,越发觉得中国历史是如此的低调。没有叫卖的党章,有的是静静躺着的沧桑和铭记的历史。一份份史料传递着当年的果决与悲怆,并将那些艰辛深沉地留在了历史的褶皱中。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党章集锦墙。李茉摄
教国际贸易的教授是一个美国老头,他的父亲曾在20世纪初来过中国两次,他的办公室里有满满一架子的中国文献,都是他父亲从中国带回去的。他曾说,他觉得最耐人寻味的国家是中国,最想聊天的学生是中国学生,最想亲自见证的大项赛事是北京奥运会。少了美国学生的张扬,少了日本学生的拘谨,多了一股低调的傲气,这是他眼中的中国留学生,我想,这也许跟中国的历史很像。
美国的纪念馆很多,大多数的纪念馆门口都竖立着他们心目中伟人的雕塑。中国的纪念馆也很多,但大多数纪念馆门口的雕塑是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是某一类人的群雕。
我想,这也许就是文化差异吧,他们纪念的是伟人,而我们,记录的是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