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钻研 厚积薄发
山东淄博康乾琉璃艺术博物馆馆长孙云毅在“最美职工”发布仪式上(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中国琉璃制造工艺历史悠久,山东淄博博山“鸡油黄”以光泽晶莹、温润凝重久负盛名,堪称琉璃中的精品,掌握“鸡油黄”的制作工艺相当不易。
30多年间,淄博康乾琉璃艺术博物馆馆长孙云毅在继承父辈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凭着钻研和坚持,使“鸡油黄”制作加工工艺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对于制作陶瓷、普通琉璃,‘鸡油黄’在配方、烧制炉温等方面很难控制。即使原料、炉温保持在同一参数下,也可能因为天气或冷却时间等因素导致失败。所以,一直‘十缸九不成’之说。”孙云毅介绍。
他对每一次的炼制都进行详细总结,空闲时认真研究前人留下的各种资料,完善自己的工艺。“鸡油黄”的成功炼制比例不断提高。
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职工张怀东在“最美职工”发布仪式上(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张怀东则是找矿业的“福将”。作为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职工,他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大多都能找到矿,其中包括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安徽金寨沙坪沟巨型钼矿。
2007年开始,张怀东与同事一起对金寨县沙坪沟地质资料进行反复分析、考察、论证,提出金寨沙坪沟地区具备寻找斑岩型钼矿的成矿条件。此后,张怀东带领项目组人员常年驻守深山、风餐露宿,终于在2011年完成钼矿详查野外工作。就这样,一个钼金属资源量达245万吨、潜在经济价值数千亿元人民币,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巨型钼矿床“惊艳”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