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菲在互联网上进行数字化远程学习。 (本人提供)
2012年,一道来自互联网的曙光照进了这个长期封闭的农村课堂。王菲和几位老师开始尝试摸索数字化教学,即通过互联网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带着孩子们在网络上学习,利用教室里安装的电脑屏幕实现教学的远程互动和交流。这些授课的名师都是在教学一线中享有盛名的“大咖”,也是王菲这样的乡村教师平日里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偶像级“明星”。而通过互联网,这些名师不仅让乡村孩子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学待遇,更给乡村老师打开了一扇通向外界的窗口,让空间上的距离不再成为教学能力提升的障碍和绊索。

在互联网上给贫困地区学生上课。(本人提供)
在享受互联网教学带来的“红利”的同时,王菲也在利用网络积极贡献着自己的能量和热情。当得知有不少大山里的孩子从未上过音乐课,王菲便牺牲中午休息时间在教学平台上开设了自己的音乐课堂,邀请这些孩子一起来参与学习和交流。如今,她的网络音乐课堂已经有来自四川广元小规模学校联盟20多所学校的500多名学生,以及河南兰考和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小学的孩子们。

王菲参加了乡村青年教师公益计划。 (本人提供)
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互联网让这个曾经自卑无助的乡村教师慢慢重拾自信,也找回了当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初心。
2016年,王菲开始作为导师跟随“互联网加”计划进行乡村教师培训工作,一年时间培训了三万多名乡村教师。当年9月份,她还参与了国家教育部的乡村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在王菲的指导下,数以万计的乡村老师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散到全国广大乡村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正如她本人所说:通过互联网,终于找到了一条乡村教师成长的新路径,让自己的学生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慢慢的扩大到全国各地,以致于全国的很多乡村老师也成为自己的学生,进而去影响和教育更多的孩子们,将“互联网+教育”模式真正普惠到乡村教育中。

王菲说,成为一名网络教师是她的心愿。(本人提供)
王菲的故事,只是激荡在中国大地上互联网乐章里一个小小的篇幅。互联网的力量很强大,正像互联网大会期间那一批批闪亮登场的“黑科技”,不断燃爆人们的眼球;也像那一朵朵喷涌而出的思想火花,时时刷新着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知。当我们享受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巨大感官冲击之时,是否也应该暂时停下脚步想一想,互联网究竟应该带给我们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用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