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盾广场。 中国军网记者李景璇摄
距离记者驻地一河之隔,有一片青葱绿柏环绕的雅静之所,名唤“茅盾广场”。
茅盾先生,在乌镇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打个滴滴快车,司机师傅会和你侃侃而谈沈雁冰(茅盾先生原名)小时候在乌村的陈年轶事;在老街吃顿饭,饭店的老板娘也能与你脱口而出《子夜》《春蚕》《蚀》等大师巨著的名字;甚至拉住路旁正在下学的孩童,问起茅盾故居的位置来,稚嫩的小手都能第一时间给你指明路线。

茅盾先生故居。 中国军网李景璇摄
小镇千年,无数风流人物。为何这个名字让寻常百姓久久铭记常念常新?
我们来听听与大师同时代的另一位文坛巨匠郁达夫是怎么说的:“中国若要社会进步,若要使文章和实际生活发生关系,则像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关注国家和社会前途的文人之间气脉总是相通的,无论如何行文,激荡在心底的始终是不能割舍的责任感和不懈追求的前行力。
这是茅盾先生留给乌镇最值得念想的地方,也是乌镇扛鼎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力量之源。进入新时代,关注社会的进步,不仅是人类的责任,更应是诞生于人类之手的互联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