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情深:伟力源于军民同心合力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柯大文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7-07-26 03:06

彝海结盟

(二)群力谁能御,齐心可穿石

90年光阴荏苒,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一路走来,老百姓与人民军队肩并肩一路走来。每一次艰苦卓绝的努力,每一次浴火重生的抗争,无不伴随着军民水乳交融的身影。

“汹涌的金沙江、大渡河,蛮荒的大凉山倮倮区……”这首红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创作的歌曲,讲述了红军渡过金沙江通过300里彝区时的情景。“彝海结盟”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永远记录于史册,而主人公刘伯承元帅亦曾留给人们一段精彩比喻:“只要你是为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而战,战争夺去你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夺去你一只手,群众会还给你千万只手!”

人民军队90年光辉历程中,类似“彝海结盟”这样的佳话实在是数不胜数,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流传在人民军队走过的千山万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百姓支前踊跃而壮观;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粮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全民抗战决绝而壮烈;解放战争时期,“一条扁担两头弯,千里遥远来支前。一头挑的是白面,一头挑的是炮弹。白面送给同志吃,送上炮弹打坏蛋”,人民爱憎分明……这些歌谣,这些口号,无不浓缩着一个个动人的拥军故事,也反复昭示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历史铁律。

解放战争初期,清风店战役。为了先于国民党军队到达战场清风店,我军靠双脚夜行200华里,官兵们在行进中走着睡、走着吃,而国民党军队的摩托化部队,从石家庄到清风店,90华里路程走了1天1夜。在这奇迹的背后,是当地老百姓自发为解放军战士提供了一对一的接力保障。他们帮战士扛着携行物资送到下一个村,交给下一个百姓。沿村群众像马拉松比赛的补给站一样,站在路边把干粮和水送到战士手里。而国民党的摩托化部队除了遭到游击队袭扰,一路还遇上老百姓到处挖的路坑。

“群力谁能御,齐心可穿石。”正是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才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才有了最可靠的大后方,才能在装备落后、强敌“围剿”的不利情形下,一次次跨越艰难凶险、从胜利走向胜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