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她的视力虽然左眼只有0.1、右眼0.5,耳膜严重内陷,走上靶场,却能凭枪声准确判定各类枪械型号和每颗子弹飞行的轨迹。
“砰、砰、砰!”入伍21年,她主持参与120多种枪械试验鉴定,实射弹药逾300万发,7种型号枪械从她手中领到“准生证”,人称中国“女枪王”。
阳春3月,记者走进位于科尔沁草原深处的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伴随着“砰砰”枪声,聆听高级工程师黄雪鹰的传奇故事。
一身火药味,一手真功夫——
如花年华书写中国枪族辉煌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首都大阅兵,受阅方队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向世界展示着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的崭新形象。
谁能想到,此次受阅官兵手握的所有配枪,竟然都是由黄雪鹰——这位来自草原的蒙古族女军人,亲手检验定型。
那一天,她和家人一起端坐在电视机前,幸福地品味着那震撼人心的场面,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要知道,一支枪要进入我军战斗序列,需要千锤百炼——只有在国家靶场通过严格考核,新型枪械才能领到“准生证”。
黄雪鹰所在的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轻武器所,正是枪械试验鉴定的最后“关口”。为了让枪械早日成为打赢利器,黄雪鹰和战友们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常人难以想象。
21年与枪弹为伴,天天闻着硝烟味,黄雪鹰练就了一身令人称奇的真功夫。采访现场,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景——
射手随机举枪射击,她仅听声音就能准确判定枪械型号、介绍弹药性能:“这是新型大口径手枪,威力较大,寿命3000发……”“这是军用霰弹枪,每次击发可射出14颗弹丸,对100米集群目标进行打击……”
拉枪栓的声音,击发的力度,抛弹壳的方向……作为枪械定型的“考官”,黄雪鹰总能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判断枪械性能状态。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她,却是靶场上的“主心骨”。
一次枪械试验中,10多支枪齐射,黄雪鹰从一连串枪声中听到一声异响,果断终止了试验,经过检查,果然发现一颗子弹卡在枪膛内,避免了一起炸膛事故。
某型手枪定型试验,数据与设计指标相差甚远,军工厂设计人员一筹莫展。黄雪鹰举枪实射,迅速判明病症:“准星过宽、缺口填充太满。”设计人员照方改制,故障迎刃而解。
终日与枪弹为伴,危险也如影随形。那年,黄雪鹰带队在某海区进行水下武器鉴定。参试人员潜到水下进行射击,海底一股暗流涌来,射手身体发生了偏移,枪口正好指向试验指挥位置。
射击指令下达瞬间,一梭子弹呼啸着蹿出水面,打在离黄雪鹰不到1米的礁石上,顿时火花四溅。身后的指挥所传来一片惊呼,黄雪鹰却出奇的冷静,还在专注观察子弹的弹着点。
“当时啥也没想,就是想不要放过试验中的任何细节。”事后,她一脸轻松。
2010年12月,总装备部首届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评选揭晓,黄雪鹰榜上有名。
颁奖辞这样总结:“一身火药味,一手真功夫。一股英雄气,一腔女儿情。与枪为伴,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中,她用如花年华书写中国枪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