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骏豪集团主席、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 张炎良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吴楚)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农家乐和民宿迎来了又一轮的发展契机。根据国务院此前出台的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到2020年,全国将发展300万家农家乐。据悉,目前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90万家,民宿4万多家。
相对于大中型旅游酒店和旅游度假区,农家乐和民宿的特点往往是紧靠乡镇旅游,走的是“小而美”路线。这一特点让二者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例如,不少农家乐安全卫生状况堪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人文内涵不足,服务水准低下;民宿发展则还面临如何保护乡村地景风貌,丰富当地人文内涵的课题,以及设计、经营水准参差不齐等问题。
如何面对和改善上述问题,使其成为我国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鲜活生力军?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建议,由国家旅游局牵头编制推行农家乐、民宿综合评定的国家标准。
朱鼎健说:“目前,农家乐和民宿这种旅游业态在我国方兴未艾。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欧洲、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民宿发展已经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在经营准入和监管、经营方式、服务规范等方面,建议要吸取他山之石,使我国旅游业数量庞大的农家乐和民宿真正走上小而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国家级综合评定标准体系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针对景区设置,最高标准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此外还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定;二是针对饭店/酒店设置,最高标准是五星级酒店,此外还有绿色旅游酒店的评定。但对于相对小微却又遍地开花的农家乐、民宿,还非常缺乏综合性的质量评定规范和标准,尤其是国家级的标准存在空缺,这种标准管理上的“抓大放小”不利于整体旅游业的上质量、上水平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朱鼎健提出许多具体的建议:
一是借鉴已经成熟推广的有关度假区和旅游酒店的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和商务部出台的行业标准《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参考四川、浙江、福建等农家乐、民宿发展较好的地区已出台的地方标准,再综合《星级酒店评定标准》和《绿色旅游饭店标准》等,由国家旅游局牵头起草,分别编制农家乐和民宿的综合质量评定的国家标准,特别是包含质量等级划分和评定标准,以此鼓励一大批优秀优质、广受游客欢迎的品牌农家乐和品牌民宿的发展。各地方还可结合本地实际,对国家标准进行细化。
二是建议编制农家乐、民宿的国家标准须着重体现“绿色标准”。农家乐、民宿所传达的是山水田园,悠悠乡愁的生活情调,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所以,在等级评定中,“绿色权重”要占显著份额。要禁止各种排放对空气、土壤、水的负面影响;提倡采用清洁能源的设施、设备和环保型材料;强调公共环境与社区参与、社区共建;鼓励生物多样性、古树名木保护等针对景观、生态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护景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是鼓励成立地区性的农家乐、民宿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担当监管、行业指导的责任。在这方面可具体借鉴法国的民宿联盟和台湾的民宿协会。例如,法国民宿联盟可直接依据标准对民宿进行等级划分,经营者们不仅拥有了一个良好的技术支持及交流平台,还可以通过申请入会以获得政府的资金补助。
四是健全行业培训,推行持证上岗机制。农家乐和民宿存在多年,有些地区的地方管理标准也相继有出台,但是服务水准仍饱受诟病。究其原因,由于很多都是小微项目,培训落后,导致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为提升这些旅游业态的整体水平,政府或行业协会可借鉴导游证之类的从业资格证考评机制,要求民宿、农家乐的核心岗位从业者须通过考评获取上岗资格证,并定期进行人员资格复审,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政府或行业协会可借助职业技术类学校等平台,开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