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地方两会热点:调速深改脱贫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康哲
2016-02-18 02:07

2016要办的那些大事

“一带一路”迈大步

近两年,“一带一路”成了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为了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少地区今年的工作聚焦在互联互通上。 

宁夏提出,要打造三条通道,即“陆上丝路通道”“空中丝路通道”和“网上丝路通道”,今年将开工中卫至兰州、银川至呼和浩特高铁,与全国高铁网连通,同时要与80%以上的省会城市实现直飞。新疆将加快北中南三大通道和南北疆大通道建设,尽早实现对外通道与境内路网的互联互通。还将积极做好中巴、中吉乌铁路前期工作。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将福建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为此,福建提出,将加快区域空中通道、海上通道、陆海联运通道和信息通道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提升口岸通关功能,促进人员和货物往来便利化。

防污治霾挥重拳

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将“污染治理”作为2016年要办的大事之一。 

长期受雾霾污染困扰的京、冀两地分别提出了今年的治污任务。北京将PM2.5浓度下降5%左右作为今年的工作目标之一,同时要完成300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退出任务。河北省人大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这份将从今年3月正式实施的《条例》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和标准,并对政府及其部门责任、各类污染源防治措施、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区域协作机制等作出了规定。 

福建提出,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环保督察制度,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让子孙后代永享“清新福建”。 

治理“城市病”出新招

交通拥堵、人口拥挤、城市内涝……近年来,中国不少地区饱受“城市病”困扰,今年地方两会也将目光瞄准了“城市病”防治。 

在饱受“城市病”困扰的北京,针对交通拥堵列出多项措施,包括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开工建设4条新线,开通14号线中段、昌平线二期。同时北京还将完善中心城道路网络,推进广渠路二期、苹果园交通枢纽等项目。 

宁夏提出,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和海绵城市建设,探索系统治理城市管线交织等突出问题。同时,要配建更多停车场、充电桩,新增泊车位5万个。 

针对城市的“里子”,福建明确今年新建改造城区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燃气管网、城市道路、供水管网各1000公里以上。

一体化发展有配套

对北京和河北而言,积极对接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河北提出,2016年要加快京沈客专、唐曹铁路、首都地区环线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京唐、京霸、廊涿城际和白沟支线,加快推进京衡客专前期工作,打通扩容一批“断头路”“瓶颈路”,抓好北京新机场及配套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另外,河北还强调要精准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北京提出,要加快推进曹妃甸首钢京唐二期等重大项目,抓好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引导绿色产业项目向张承生态功能区布局。开工建设新机场外围交通和市政配套设施,支持机场周边村庄加快发展,推动临空经济区规划落地。

第三产业促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经历了“排浪式”的变化,相形之下,现代服务业的供给还远远不够。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为关键。下一步,各地把现代服务业发展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上海提出,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方针,建立完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

福建明确,2016年将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一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转变、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二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

(资料来源:部分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

(《解放军报》2016年02月18日 08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