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中国印”
■本报记者 刘化迪
今天是里约时间8月8日。8年前的这一天,北京奥运会开幕。
提醒我念及这一点的,是一位德国体育记者双肩背上面那方红红的“中国印”。北京奥运会时,2万多名记者人手一个双肩背,每个上面都有一个“中国印”。
这位仁兄还真念旧!咱体育记者最不缺的就是双肩背,大小赛事经常发包,一个体育记者如果一年只收获七八个包,说明他比赛跑得少。您可能会问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包大家为何不背?这里有个缘故,当时,伦敦奥组委也给大家发了包,不过比赛没结束,许多包的背带就断了,所以当时仍有很多记者背着“中国印”包来来往往。
时光荏苒。到了里约,这几天不时耳闻有国内媒体报道“里约奥运会上的中国元素”。比如,格力空调和美的中央空调装进了奥运村、新开通的地铁用的是中车的产品、志愿者穿上了“361°”外套、华为的通讯系统和国家电网的集控中心安装在奥运场馆、三一重工等机械制造公司为奥运村建设作了贡献、同方威视等几家公司为安保工作提供了安检设备和监控产品……不一而足。“中国元素”多多益善,当然,如果能有几家中国公司成为国际奥委会长期的顶级赞助商,再“高大上”一些,也许就更好了。
不过,如果您非要问我这些“中国元素”的最佳代表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个“中国印”包——8年了,一位体育记者还能从自己拥有的几十个双肩背里挑出有“中国印”的那一个,您说,这包得有多耐用、管用、实用、好用!倘若每个“中国制造”设计做工都能如此精良,那咱的招牌得有多鲜亮。
这位名叫菲舍尔的德国记者,用“出类拔萃的组织工作”来形容北京奥运会。我觉得他并非因为包的缘故而有意恭维。有些事情,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全是泪”。
除了伦敦奥运会用了半个月就散架的双肩背之外,我再举两个例子吧——
今天记者的手机又被“洪荒”刷屏,有位同行说,回新闻中心的班车司机“又迷路了”,带着一车记者到了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洪荒之地”。之所以用“又迷路”这个词,是因为这种状况开幕式结束后就发生过了。当时,数千名记者乘班车到新闻中心班车总站,就有不止一位司机师傅不幸迷路,凌晨三点半还在里约街头瞎转。如今开幕好几天了,仍有个别司机“业务生疏”,若不是巴西人民这么热情对中国又这么友好,真想吐槽两句。
关于伦敦和里约奥运会开幕前后为什么记者抱怨多多,有位仁兄的观点是:“都是北京奥运会把大家惯坏了。”这话,耐人寻味。
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组织严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这也是那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给咱中国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好好继承啊。
(本报里约热内卢8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