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兴奋剂已成业界共识,但兴奋剂的阴影从未散去

来源:新华社作者:李华梁责任编辑:张硕
2016-08-08 19:12

“奥运知识卡”系列之七:兴奋剂的缠斗

新华社北京8月8日体育专电(记者李华梁)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至今,涉及的各种利益争夺让一些运动员为了好成绩不惜铤而走险,而使用兴奋剂成为重要的捷径之一,里约奥运会前的俄罗斯兴奋剂事件更是将这暗处的鬼魅推至聚光灯下,成为奥运会难以回避的话题。

兴奋剂被用于体育运动由来已久,有资料表明,古希腊运动员会使用特殊的饮食来获得额外体力。1904年奥运会上,马拉松选手希克斯成为现代奥运史上第一位有案可查的服药选手,借着士的宁的药力率先冲过终点线获得冠军后,他因兴奋剂中毒而昏倒在地。

士的宁是刺激剂的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够选择性地提高脊髓兴奋功能,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兴奋剂。刺激剂除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外,有些还作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以提高运动成绩。

最初,兴奋剂只在自行车、田径、拳击等少数几个项目上使用,而后便蔓延至几乎所有项目。与此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兴奋剂逐渐发展出麻醉剂、利尿剂等多个类别,被公众所知的兴奋剂总数已达数百种。

兴奋剂虽然能显著提高运动成绩,但副作用往往也伴随着“药效”而来,有运动员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丹麦运动员努德·詹森在参加100公里自行车计时赛时突然摔倒死亡。最终,经过尸体解剖,发现他是服用了过量的苯丙胺和酒精的混合剂导致了猝死,他成为奥运史上有记载的确认因使用兴奋剂而死亡的第一位运动员。

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国际奥委会对兴奋剂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为此,国际奥委会着手研究查处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方法并制定相关的制度来规范运动员参赛的行为。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1960年成立的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试验性地对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了小规模的药物检测,这也是首次在奥运会上进行兴奋剂检测。在1968年的冬季和夏季奥运会上,第一次在所有比赛项目中正式实施了全面的兴奋剂检查。

此后的20年间在反兴奋剂方面几乎是国际奥委会单打独斗,1988年成为重要的转折点,“本·约翰逊事件”暴露出单靠国际奥委会并不能解决兴奋剂问题,需要各国政府修订法律,保持反兴奋剂法律的全球一致性。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各国体育部长或地区体育官员共同商讨打击兴奋剂违规行为,全球在合作打击兴奋剂问题上取得了共识。

可兴奋剂的新品种、新方法不断出现,兴奋剂检测技术又相对滞后,难以有效检测出运动员正在使用的新型兴奋剂。国际奥委会也因利益冲突而在领导世界反兴奋剂斗争上备受质疑。1999年11月,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成立。它独立于国际奥委会之外,独立自主负责全球反兴奋剂工作。

2003年3月,哥本哈根世界反兴奋剂大会通过了《世界反兴奋剂条例》,标志着全球统一的反兴奋剂规则正式建立。2005年10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会议通过了《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标志着全球反兴奋剂体系正式形成。

虽然反兴奋剂已成业界共识,但兴奋剂的阴影从未散去。8月5日,里约奥运会还没开幕,一名希腊运动员就因为兴奋剂检测未过关,已被逐出里约奥运会,与此同时有关基因兴奋剂、大脑激励等新技术的传言四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