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弯弯,撒下一路情
——农村老党员梅怀成义务守护革命历史遗存30余载
■张志科 本报特约通讯员 程世平
梅怀成老人为孩子们讲革命传统故事。孙 斌摄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6月上旬,甘肃省华池县林镇乡山沟里雾气朦胧,75岁的梅怀成老人向围坐在身旁的山里娃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高兴地唱起了红歌。
老人身后的这几孔窑洞虽然地处偏僻,却是革命历史的见证。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镇荔园堡成立,随后又迁到了林镇乡四合台村的寨子湾。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在这里开展了功勋卓著的革命斗争。
从38岁开始,梅怀成就义务看管着这些历史遗存。
1941年6月,梅怀成出生在陕西省横山县,8岁时随父母逃荒到华池县林镇乡,遇上苏维埃政府进行土改,分到几亩土地和一头毛驴,全家过上了安稳生活。50年代末,为响应政府号召,梅怀成和林镇乡的众多村民迁到了志丹县,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起村支书一职。1979年,梅怀成卸任后带着妻儿重回林镇乡定居,得知乡里寻找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遗址的看护人,便主动要求承担守护职责。从此,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守护。
看护遗址,打扫窑洞,修渠除草,防火铲雪……梅怀成老人每天要走上3里山路,才能从家里赶到这里。有一次,傍晚下起了大雨,他放心不下遗址的窑洞,前去查看有无水毁危险。来到窑洞所在山坡时,雨水已漫过半米宽的过水土渠,开始冲刷窑洞的外墙,他及时用铁锹加固过水土渠,直到半夜雨晴之后才返回。后来在他的建议下,当地政府对遗址进行大规模的修葺,硬化了山坡上的过水土渠,加盖了窑洞屋檐,彻底解决了因暴雨时节洪水毁渠破坏遗址的隐患。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本杂草丛生的山坡上硬是让梅怀成走出了一条路。
如今,在他的精心守护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遗址院落整洁,绿树成荫,遗址周围郁郁葱葱,鸟声盈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