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刘雪韬刚刚来到伊木河25天,本以为这个春节有连长在不会孤独,却没想到,连长牺牲了。他永远都忘不了刚来伊木河那天,一路颠簸到连队大门前,连长说了一句:“到家了!”在与连长相处的短暂的25天里,一共下了3场雪,而每个下雪的早晨,刘雪韬起床时都能看到连长已经在院子里扫雪。每次跑步回来,连长都会将手伸到他的背上摸摸有没有出汗,叮嘱他赶紧换衣服,小心着凉。
杜宏常说:“要多关心新兵,他们是连队的新鲜血液,是宝贝!”
是啊,哪一个来伊木河的新兵没有感受过:半夜里连长查铺,不忘给每一位战士掖好被子;将手伸进作战靴里摸摸看湿不湿;出操时蹲下身来把他们松了的鞋带系好;寒冷的户外为他们放下帽耳……
连队每名战士的生日都被他牢牢记在心上,在给养不足时想方设法给他们惊喜。有一年夏天,杜宏从团部回连队,带回了一个鲜奶蛋糕。因为怕被颠得走了样,他一直用双手小心捧着,整整7个小时的车程。到连队时,奶油融化,流了他一身。他笑了,战士却吃得满眼泪花。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在伊木河,杜宏的心里永远将战友放在第一位,有福同享,有难他当!
杜宏与他的一连官兵,似父,似兄。既亲像父子,又如同手足。是兄弟情深,亦是血脉相连。
【爱连】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给家里买东西,不需要报账!”
浩浩边关,广袤旷远。一波波涛声息了又起,一拨拨新兵来了又去。13年中,唯杜宏的信念不变,坚守以恒。 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而伊木河哨所旁,却是茫茫林海,滚滚界河。杨柏松桦间,风过有痕,雁过留声。额尔古纳河夏天澄澈静默,到了冬天银装素裹,被一场又一场纷扬的大雪包裹得圆润厚重,等待来年春夏再一次的开化,重又奔流到更遥远的江海中。
伊木河哨所距离连队将近3里地,但是在哨所驻守的官兵无论多寒冷的天气里都能吃到从连队送来的热气腾腾的饭菜。那是因为,为他们盛饭菜的背包式保温饭盒就是连长杜宏为他们买回来的。
不仅是保温饭盒,每次有机会去团部或者休假,杜宏都会顺便给连队带回一些日常用品,却从不报账。时间长了,司务长蒋加亮就追着他要发票,而杜宏总会大咧咧的回他一句:“我给自己家买东西,不需要发票报销!”
冬季大雪封山,连队几十匹军马的冬草总是个难题。2012年夏天刚到,杜宏就寻思着秋天打马草的事情。他与连队几位干部商议,集资3万余元,买了一台蹦蹦车。这样,既避免马草运送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和危险,每年还可为团里省下万余元的费用,3年就能回本。后来,团长得知情况后,由团里出钱,为他们报销了这笔开支。 这里是杜宏的家,也是所有一连官兵的家。
许多官兵都说:每天见得到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人都是杜宏。每天起床号声响起的时候,杜宏有时是已经将整个连队所有角落都查看了一遍,有时是已经跑完了一个五公里,满脸白霜走进队伍再与战士们一起出操。熄灯号吹响时,他依然要把连队各处巡查一遍,锅炉、水管、电闸……确保各个点位安全之后,他才安心就寝,因为他知道,连队远离上级,缺乏社会依托,吃住行、水电暖任何一处出现故障,小则让战士们挨饿受冻,大则影响连队戍边守防,丝毫不能马虎。
指导员李东风与杜宏共居一室。从一起“搭班子”那天开始,他们就约定,寝室的门24小时不关,这既是为了连队的安全,有突发情况时及时知晓;同时也是为了加强监督,每班哨兵何时换岗、怎样交接,他都知道。
如果说忠诚与奉献是杜宏的品格,那么杜宏的美德一定是节俭。伊木河连队的一石一瓦,一针一线,他都舍不得丢弃。
周六洗完澡的战士们经过他的宿舍,常会看到他一个人坐在床边缝缝补补;返回连队的路上看到施工队扔下的破木板,他总会下车拾回来做成铲雪板;连队里用了3年的垃圾桶至今锃亮崭新……这样的事例唾手即得,比比皆是。
有一次,一名战士打开水时不小心磕破了暖瓶瓶胆,就悄悄地将暖瓶扔到了林子里。第二天一早,被早起的杜宏发现后捡了回来。战士找连长承认错误,杜宏却没批评他,只是自顾自地讲起了连队从前物资紧缺的艰苦生活,讲起了老边防们艰苦奋斗的故事,情到深处,落泪动容。
是啊,在这个见野生动物比人还多的“雪域孤岛”,哪怕就是缺一颗螺丝钉,也要付出无比的艰辛从几百公里之外买回来。他经历过,他懂。
马厩的门再不修就掉了;三楼暖气最边上那两片不热,该放放水了;活动室第二排左边第三把椅子螺丝松了……战士们就纳闷了,连队边边角角出了什么情况,他怎么都知道?
为了让全连的战士在冬天能够吃上新鲜的蔬菜,杜宏带领大家建起了温室大棚。从挖菜地到回填土,再到菜畦间的打桩,历尽艰辛,700多平方米的蔬菜大棚终于可以投入使用。第一次点温室大棚的锅炉时,杜宏发现锅炉的上水管道冻坏了,需要重新安装循环泵。从上午到半夜,好几拨战士轮流抢修,但杜宏一直都在,直到修好。
“不要把今天的工作推到明天去!”这是他简单却坚定的原则。
有些老兵也会劝他,不能歇一歇睡个好觉么?他只一句话:“这么大个院子,这么多的兄弟,我能睡那么踏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