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上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已经在中央占据主导地位。从八七会议开始,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统一的开拓者、实践者、推动者。在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者在中央占统治地位的时候,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还不为党的中央领导机关所了解和认识,只有在经过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长征初期的挫折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才为中央领导机关所接受。延安整风运动以前,长期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的吴亮平曾经和毛泽东讨论过同“左”倾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错误作斗争的问题。吴亮平回忆说:在延安时,我问毛主席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能否早些进行呢?毛主席说:怕不能,因为事物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错误有一个暴露的过程。如果早一两年,譬如说,第五次反“围剿”初期,虽然我们已经看出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但是他们还能迷惑不少干部和群众。如果那时进行反对“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那么党内会发生分裂。首先必须照顾革命大局。只有经过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第一阶段的严重损失的反面教育,绝大多数干部的认识提高了,认识一致了,在这样的条件下,遵义会议才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吴亮平:《永远铭记毛主席关于战斗的唯物主义的教导》,1979年第1期《红旗》杂志)
从军事上看,当时党和红军面临的最迫切的是军事问题,而在中央领导成员中,毛泽东最熟悉军事问题。从井冈山的斗争、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到红军三次反“围剿”,毛泽东逐步发展成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家、部署和指挥具体战役战斗的行家里手。毛泽东领导红军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关于红军作战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和军事原则已经形成,并成为红军作战的经典;他在长征中提出的挽救危局的一系列军事主张,已经得到遵义会议和中央的充分肯定。遵义会议后,经过是否攻打打鼓新场的争论,毛泽东感到在军情紧急的情况下,争论太多必然会贻误战机,军事问题必须集中统一指挥,临机决断,建议成立“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中央政治局遂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亦称“军事指挥三人小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等)全权负责军事指挥。在长征的情况下,军事问题是摆在党和红军面前的第一位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共中央的安危和中国革命的前途。因此,根据中央政治局授权全权负责军事指挥的“三人团”是最重要的军事指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