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网专题>>正文
三、川黔边鏊战:土城变成风暴中心
战场态势表明,中央红军要实现渡江入川目标,必须击破川军。土城战役于是就演变为红军与川军的较量。
1月26日,红一、红九军团主力刚占领旺隆场、复兴场、习水等地,就遭到赤水城川军两个旅的攻击。川军养精蓄税已久,是生力军,装备也优于红军,且有极强的“保川”意识。红军则远征数月,无后方作战,缺粮少弹,体能下降,因而在川军攻势下陷入苦战。两军在旺隆场等地反复拉锯,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在此同时,川敌郭勋祺部两个旅沿东胜场、温水轴线,从东往西,直扑土城垓心。中革军委根据初期情报判断,进兵土城的郭勋祺部计为2个旅4个团,如能予以全歼,就能震撼川敌、黔敌,打开战局,实现渡江入川计划。
1月28日,中央红军一面以红一军团一部及红九军团主力继续在北线阻击自赤水南下的川敌2个旅,一面集中红三、红五军团、军委干部团及红一军团一部,全力围攻郭勋祺部。 激战竟日,红军各部虽予郭勋祺部以重创,但未能予以全歼,而后续川军源源而来,增援郭部。战场形势犬牙交错,中央红军各部皆陷入苦战。最困难的时候,红军总司令朱德甚至征得毛泽东同志同意,亲上第一线,把生死置之度外。
事后查明,向土城进兵的川敌郭勋祺部不是2个旅4个团,而是4个旅8个团。其后还有几个旅的后援部队向战场开进。而北线赤水方向的敌军两个旅也加紧南下,接连突破红一军团阻击部队的阵地。更严重的是,重占遵义的黔敌士气有所恢复,跃跃欲试。而薛岳所部中央军也渡过乌江,加紧向土城开进,企图配合川黔各军,聚歼红军于以土城为中心的川黔边。
由于未能速战速决,迅速解决川敌郭勋祺部,也由于敌援军四面合拢,中央红军不得不忍痛撤出战场,西渡赤水河,以脱离敌军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