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遵义会议后红军最大败仗:朱德亲自上一线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林利民责任编辑:张琴2015-01-14 09:36

二、战场态势:战胜川敌是关键

根据当时情势,中央红军要实现刘伯承、聂荣臻提议并得到遵义会议认可的新的战略方针和行动路线,就必须迅速占领并控制西起宜宾、东至合江之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等3个渡江点,并控制临近渡江点的土城、赤水城等地域,建立一个稳固、有一定纵深的渡江桥头堡,保障渡江安全。亦即是说,要渡江及控制长江南岸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等渡江点,首先要占领并控制长江支流赤水河沿岸的土城和赤水城。

遵义会议散会时,中央红军主力分别集结于松坎、桐梓、遵义三地,距土城、赤水城各约一两天行程。1月19日,中央红军主力红一、红三、红五、红九军团及中央纵队3万余人分途由集结地北向土城、赤水城地域进发。1月24日,林彪指挥的红一军团击溃黔敌王家烈部教导师,攻占土城,26日又继续北进,占领赤水城郊的旺隆场、复兴场等要地,并对占领赤水城的川军两个旅发起攻击。与此同时,罗炳辉红九军团和董振堂红五军团分别攻占西距赤水城半日行程的习水城以及习水与土城之间的三元场,掩护红一军团右侧翼安全;彭德怀红三军团则进占土城东南的回龙场、临江场、周家场等地。红军四个军团互为犄角,阵型厚重,三面威逼土城。不仅如此,为保障中央红军渡江入川,中央还分别致电川北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和湘鄂川黔地区贺龙指挥的红二、红六军团,令其分别向川南和湘黔边出击,牵制敌军,策应中央红军北渡长江。

此时围攻中央红军的敌军名义上有17个师又13个旅约40万人,超过红军人数10倍。但战场态势却不利于敌军。敌军各部中,蒋系中央军薛岳部8个师远在贵阳、息烽等地,且已十分疲劳,一时不能参战;滇军3个旅尚在滇黔边境、桂军两个师远在独山一带,亦短时间难以参战;湘军4个师屯集于湘黔川边境地带,企图阻遏贺龙红二、红六军团西进,亦远离战场;黔敌虽有3个师临近战场,一则新受红军打击,二则对阻红军北渡长江不甚积极,因而不是强敌。真正对中央红军渡江构成威胁的是驻屯川南的川军潘文华部10多个旅约5万人,其中尤以郭勋祺部为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