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遵义会议这个标志性事件,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后来一次次关键性转折的一个历史性开端。从延安时期的整风到今天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都能看到这种基于保持自身纯洁性而进行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而以我的浅见,某种程度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恰是这一历史传统又一次焕发出生机的最好写照。正如我们看到的,遵义会议近80年之后的这次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主旨是全面深化改革,会议决议无论从字面上、逻辑上看,都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延续,是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分明能看到一种可以称之为是重大历史性转折的特征,那就是对国家发展模式的修正和对改革开放本身的改革。
30多年的经济改革,在使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猛增、国力强劲跃升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前进中必然会出现的,有些则属于结构性矛盾,而且一些问题和矛盾已经发展到了危及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不同场合曾多次讲到,无论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还是20世纪苏共的亡党,其实都与执政者自身的能力建设有很大关系,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正是从这一认识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理念。从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诸方面,以及从期冀“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些广阔的层面开辟新路。
对国家发展模式的修正,对改革开放本身的改革,具体而言,实际上就是从政体、国体的根本出发,完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这就又让我们回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衷,回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理想,也回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