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揭秘:毛泽东给桐梓留下了哪十大精神财富?

来源:多彩贵州网责任编辑:张琴2015-01-14 10:09

7、一文化,“红色文化”宣传成为桐梓的风景线。这种文化,证明红军之播种,长征是播种机、宣传队、战斗队,坚定了广大红军肩负历史使命的信念。毛泽东是最有勇气的军事家,也是最有远见的军事家。在最艰难的情况下,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胜利一处,召开祝捷大会一处。尽管在桐梓的时期不长,可是发动群众非常的深入,成为扩红300多人(另说800多人),而且组织到战场上去奉献牺牲,都是红色文化宣传播的结果。还专门研读了娄山关的地形名字的来历,对桐梓的风土人情都有了详尽的了解。特别是对桐梓的军阀体系了有更细的了解。这为他写《忆秦娥·娄山关》有着密切关联。毛泽东在桐梓还亲自写宣传单。这些事迹都表明红军当年的长征是有计划的大转移,而不是溃逃。

这种红色文化,是一笔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桐梓人民辈辈代代享受的精神财富。开发要点,设红军长征精神研究会,收集相关资料,编印成册。

8、一座碑,《忆秦娥·娄山关》诗碑的建立,让毛泽东在遵义的历史功绩丰碑永存。这碑刻,对当地文化传播,是一笔永恒的财富。毛泽东在桐梓留下的诗碑文化遗产,同梓是一座伟大的丰碑,为后人学习与瞻仰。这座丰碑,也是桐梓进行文化传统的教育基础。这座碑还包括革命英雄纪念碑,值得大书特书。

桐样扩红的300名军红战士,在攻打娄山关时组成敢死队,他们在冲锋陷阵中英雄牺牲。开发要点,在娄山关北建立一座“敢死队英雄丰碑”。这种碑刻与形象建立,必然是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9,一旧居,即毛主席桐梓旧居。毛主席桐梓旧居是桐梓县城白公馆“白玉书宅”景点,是一间洋房,内有防空设备。登上这座楼房,可以凭眺荣德山。毛泽东两次住进这个地方,召开过重要会议,他的周边,还有一座小楼,是前敌司令部,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形成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与朱德合作的格局,由此证明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在桐梓得到落,为后来进入三人指军团打下基础。毛泽东桐梓旧居,有安全保护措施,还有阅读《桐梓县志》的史话。史料记载,毛泽东的机要秘书陈昌奉回忆,毛泽东在桐梓期间,他翻看《桐梓县志》,胜似闲庭谈笑风生。

开发要点,恢复与建设“毛主席桐梓旧居”,为桐梓打造旅游景观,加强进行红军史的教育。

10、一神话。遵义会议后,发生在娄山关战斗过程中的一些事,人们把毛泽东视为神的传说。战斗过程中,有敌人误接电话透露军情给红军、红军侦察连邀获军事地图等神奇故事,一时把毛泽东传为真龙天子出关之神话。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顺利到达陕北,取得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胜利。毛泽东在桐梓留下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巨大财富,都是我们永远纪念与传承的力量。毛泽东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奉献各了他所热爱的人民、奉献给了他所培养的军队;毛泽东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英雄!毛泽东伟大功绩永载史册,我们永远怀念他。这个神话故事,体现了桐梓人们对毛泽东的无限敬仰的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