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自由,也没有理所当然的幸福。回顾过往发生的一切,回味脚下这片土地发生的种种,今天的生活才会深度解码。当我们沐浴着和平阳光,庆幸远离战乱冲突,尤应牢记先辈在战火硝烟中的百折不挠、舍生忘死;当我们目睹国家实力步步增强,享受改革发展的巨大红利,不能淡忘先辈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披荆斩棘;当越来越多国人走向世界,时时感受祖国的庇护与温暖,更须感念先辈为强国之梦奠定的宝贵根基。近日,网络热传两张照片,一张是叙利亚小女孩误以为相机是武器而泪汪汪举手投降,另一张是中国小姑娘一脸灿烂牵着海军姐姐的手登上了回国的军舰,对比如此强烈,动容之余更应感恩前人的付出与奉献,“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难的岁月里,人民英雄们用了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
让人民获得幸福而甘于沉寂、甘于牺牲,是无数英烈作出的人生选择,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决不能忘却自己的英雄。对历史的态度、对烈士的认知、对来路的辨识,是一块价值试金石,检验着个体的良知、社会的风尚。今天的中国,社会思潮日益多样,价值选择日益多元,能否坚持初心、不忘来路,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历史健忘症”现象尤其令人担忧。许多人不读史不懂史,报端网络充斥明星的八卦丑闻、爱恨情仇,一些年轻人整天哈这个哈那个,说起明星如数家珍、头头是道,说起民族历史却一问三不知,对英雄先烈的罹难日、纪念日态度淡漠。然而,恰恰是后者集成的群体,才是联接民族发展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