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波安澜,两千官兵锁大江
连日来,该旅官兵不惜一切代价,昼夜加固堤坝,搜救、转移群众,用血肉之躯与肆虐的“洪魔”搏击,战胜了一次又一次险情。
在南京高淳水阳江堤坝上,官兵装沙袋、运石土、固堤坝、填缺口,连续奋战6小时,成功加固堤坝,搬运土方累计达1030多立方米。在芜湖南陵县九连乡高坝地段,官兵们在深夜紧急抢救溃堤,搜救被困人员3000余人。
暴雨黄色预警!红色预警!防汛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7月初,南京市高淳区大雨侵城,外洪内涝,险情迭出。危急关头,该旅紧急增援高淳防汛,某营教导员张率带领110名官兵火速赶到汛情最危险的镇南村陈家河,与群众一起阻止河水漫堤。在加固圩堤现场,官兵们分组在陈家河沿线险段进行作业,有的挥锹挖泥装包,有的肩扛手抬,奔跑在泥泞的堤段上,他们顾不上吃饭,个个成了泥人,但没有一人停顿退缩,直到夜里10时30分才完成抢险任务。

在得知水阳江水位超警戒水位3米多、临近历史新高、危及近10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副政委周长青连夜率100多名官兵,冒着瓢泼大雨,赶赴地处沿江砖墙镇相国圩处的大花滩险段构筑子堤,从晚上11点连续干到凌晨2点,直到在低洼处筑起200米的防浪墙,结束时,有的官兵已累倒在地。
朱雀桥边野草花,清波荡漾柳围堤。昔日风景秀美的秦淮河,成了防汛救灾的战场。7月4日下午,官兵冒着大暴雨在南京溧水区石湫镇石湫圩马庄桥围堵缺口。深夜,在秦淮河外河庙头地段,300余名官兵在暴雨中奋战,构筑高1.5米、宽1米的防护堤3.8公里,封堵溃口900余米。
持续降雨,水位不断上涨,管涌渗漏频发。在滔滔洪水面前,“临汾旅”攻运先锋营官兵用肩扛、用车推、用锹铲,迅速封堵管涌。
在郎溪县第一联合圩朱侯村段,战士们在烈日下抓紧加固圩堤,积极应对台风“尼伯特”可能带来的叠加风险。
在芜湖漳河平铺郑渡圩大堤,官兵持续奋战,及时封堵大堤上出现的管涌,确保大堤稳固。
截至7月14日18时,该旅累计加固堤坝27.62千米,构筑子堤6.8千米,挖排水沟6.37千米,封堵涵洞23处,处置堤坝滑坡渗漏47处,处理塌方11处,克服管涌险情10处,累计动用土方22833立方,转移受灾群众31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