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阜东独立团团长郝济民烈士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蔡立荣 徐振理/ 文 李少华 顾学慧/图责任编辑:军网编辑
2015-06-26 09:20

足迹阜东县

郝济民1942年1月12日、1944年4月23日、1945年1月27日、2月17日(以上均为农历)给家中父母写信,信分别是从阜宁县(应为阜东县)东坎镇华峰商痁、宝号阜东商店、益三宝号、益三商店寄出。从寄信时间和阜东县大队成立的时间可以证明:郝济民1941年底就已调至阜东县,在东坎镇一带工作。从1945年2月17日他给家中信的内容可知,1944年,他已任八路军某部(应阜东县总队)团参谋长,1945年初任X县(应阜东县)独立团团长。(信中内容多为隐语,如:良弼的那位仁兄指他本人;我的生意也不错,我的生意太大,我的能力太差了等等,均指革命事业。)

为什么会用东坎镇商店的地址写信呢?原因是:

1942年,为粉碎日伪军的经济封锁,新四军第3师供应部分部队筹集军事物资、供应给养需要,在阜宁县益林镇东街组建利民公司,东坎有分公司,公司下设几个股。盐务股长陈梦耕,在阜东县(今滨海县)八滩镇设有利民公司盐务股办事处,在海边有盐场,大批的盐运往苏南销售,换回军需用品和五洋百货。

东坎镇的这几个商店属利民分公司,是新四军第8旅在东坎镇开设的敌工、商贸机构,担任为3师8旅部队筹措军需物资,并成为3师收集情报的合法店铺。

利民公司为三师部队供给货物,抑制市场物价,粉碎日伪军经济封锁,组织当地群众生产自救,在苏北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41年7月,日伪军1.7万余人对盐阜区第一次扫荡,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从盐城转移至阜宁县境内,新四军1师配合3师部队反“扫荡”,于8月20日胜利结束。

9月,盐阜区行政公署在阜宁县陈集岔头成立,宋乃德任主任。行署决定划出阜宁县二区(东坎)、三区(八滩)、六区(五汛)、十二区(獐沟)建立阜东县。为加强和扩大地方武装,9月13日,盐阜军区亦在阜宁县陈集韦岳庄成立,新四军第3师调抽部分主力,加强九个县地方武装组织建设,与各县武装组建县大队。是月,中共阜东县委设军事部,宋秋潭(山东聊城人)任部长,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组织并领导各区、乡人民武装。是年12月,阜东县大队成立,此时,郝济民调至阜东县武装大队。

1943年7月,阜东县召开人民武装代表会议,郝济民被选举为阜东县人民抗日自卫武装委员会(简称武委会)13个委员之一,薛尚实任武委会主任,领导全县抗日武装斗争。1944年6月15日,阜东县总队改编为阜东县独立团,郝济民任团长(1944.6-1945.9),政委薛尚实兼(1944.6-1944.10)后为熊宇兼(1944.10-1945.9)。

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9月,为纪念1940年10月至1943年9月牺牲的第3师部队的阵亡将士纪念塔,镌刻着1749名烈士英名,第28位就是郝世民烈士,成为盐阜区抗日根据地活着的抗日烈士之一(实为当时信息不通造成误传)。

1945年9月,两淮(淮阴、淮安)战役胜利后,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联成一片。遵照中央指示,新四军第3师奉命北上东北,中共华中局北移山东,与山东分局合组成中共华东局,统一领导山东,华中的斗争。10月,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人民政府相继成立。12月4日,盐阜军分区改称华中军区第五军分区。华中野战军组建第7、8、9纵队,1946年3月又组建第10纵队(兼华中军区第五军分区)。

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所属部队是华中军区第五军分区九个县(阜东、阜宁、滨海、涟东、建旭、射阳、盐城、盐东、淮安)的地方武装—独立营,统一整编为82团,第84团,第86团,以郝济民为团长的阜东县独立团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第82团,第82团团长温逢山,政委程荣耀,郝济民任副团长。此外,又将1945年11月盐城战役中伪军第四军军长赵云祥和原伪军第四军第40师长戴心宽率部起义的华中解放第四军(军长戴心宽)编为第87团,第88团、第89团,第10纵队机关驻阜东县东坎镇。

第10纵队司令员谢祥军,政委姬鹏飞(后为刘培善),副司令戴心宽(6月后为常玉清),参谋长吴肃,政治部主任孙克骥。整编后移防响水口(今响水县城),担任对连云港及沿海防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