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阜东独立团团长郝济民烈士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蔡立荣 徐振理/ 文 李少华 顾学慧/图责任编辑:军网编辑
2015-06-26 09:20

郝济民寄回家的信和信封

2010年7月,江苏省阜宁县烈士陵园管理所李长旭同志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仝建军同志电话,他在电话里讲,他舅舅郝济民,河北省正定县西北20里北孙村人,1936年参军,在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曾参加平型关大战,后随八路军五纵队司令员黄克诚到苏北盐阜区阜宁县。他舅舅1945年2月17日给家中写信的地址是江苏省阜宁县东坎镇阜东商店,信中内容多为隐语。以后和家中失去联系,寻找至今无果,请求阜宁县烈士陵园管理所帮助查找。几年来,笔者经过查阅历史资料,终于从有关史料中得知,郝济民同志已于1946年8月在苏中战役(后亦称苏中七战七捷)第六仗邵伯保卫战【亦称邵(伯)乔(墅)保卫战】(23日-26日)中牺牲,时任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82团副团长。

转战晋冀豫鲁

郝良弼,男,1901年生,参军后更名郝济(世)民,河北省正定县北早乡北孙村人。父亲郝洛明。郝良弼1936年和同乡王占元、王双恩一起参加八路军,在115师344旅687团。

据郝济民的同乡战友王双恩、王占元(高平村人,曾任687团一营4连连长,二人已于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复员回乡)1957年7月24日回忆:他们参加过平型关战役,1938年,郝济民任687团2营7连指导员,后在2营任特派员。1940年在八路军第二纵队新二旅(旅长田守尧)687团营任副营长、营长等职。4月,687团开赴冀鲁豫边界根据地和冀鲁豫支队会合,在菏泽、曹县、定陶、东明、巨野、考城一带,687团发起三次计伐顽军石友三的部队。6月20日,687团随第344旅(旅长刘震、政委康志强)、新二旅抵达豫皖苏边区的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集。7月初,编入八路军第四纵队第2旅(原新二旅)。8月16日,编入八路军五纵队二支队(支队长田守尧,政委员信泉,副支队长常玉清、政治部主任李雪三)687团。9月中旬,五纵队在黄克诚司令员的率领下挺进到淮海区。1940年10月5日,687团从淮海区的钱集(今沭阳县)出发,抢渡盐河,10月6日晨克周门(今阜宁县),10月7日中午攻占阜城(今阜宁县城)、东坎(今滨海县城)后,一路687团团长张天云率领由阜城向西南,傍晚到硕集宿营,10月8日去东沟和黄克诚率领的五纵队部队汇合。一路由东坎向八滩、獐沟追击顽军。10月10日,解放阜宁县全境。

1940年11月29日,687团参加曹甸战役,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于2月初编入新四军第3师第8旅第22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