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一家两代人,34年守护烈士陵园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边富斌 江彦军责任编辑:蔡子衡2014-04-02 09:27

清明前夕,第二炮兵某旅官兵来到驻地革命烈士陵园祭扫,深切缅怀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奉 雷摄

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自修建以来,就有一家两代人开始守墓护陵,34年风雨无阻,不离不弃。与父亲李友权接续守护陵园的李志林是一名退伍兵,1996年退伍后即选择从事守护陵园工作,至今已有17年。清明节前夕,李志林应约给文山军分区政治部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一家两代人守护陵园的故事,字里行间满怀对英烈们的崇敬之情,语言平实却打动人心。经他本人同意,我们现将他的信推荐给解放军报,以飨读者。

我从部队退伍后开始守护麻栗坡烈士陵园,至今已有17年,在此之前,父母亲已经守护了17年。我的父亲曾是县建筑公司的工人,石刻、木雕手艺县内外闻名。1979年,麻栗坡陵园管理所成立,他就在陵园负责立碑、刻字,我的母亲陈惠香则负责接待和照顾前来扫墓的烈属。

陵园建好后,修建陵园的其他人员都陆陆续续搬走了,我的父母亲却选择留下来守护陵园。他们有种朴素的感情:“烈士们大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他们把生命留在了边疆,留下座座孤零零的坟茔,他们的亲人又远在他乡,能来扫墓的烈属也需要有人照顾,亲人不能来扫墓的,更不能丢下不管啊!”为了便于守陵,父母亲在1995年底退休后,把家也安在了距离陵园不到100米的山脚下。

家刚搬过来时,生活上很不方便,我也曾对父母亲的选择有过不理解:“为何我家的房子离烈士的‘房子’这么近,而乡亲们的房子都离我家远远的?”

每年清明节期间,到麻栗坡烈士陵园扫墓的人络绎不绝,父母都热情接待。一次,贵州籍烈士韩跃奎的母亲韩大妈前来扫墓,由于长途疲劳和悲伤,一到儿子墓前就哭得晕倒了,父亲赶紧把她送往医院抢救。晚上,韩大妈坚持去儿子墓碑前“陪陪孩子”,父亲担心韩大妈过度伤心、着凉感冒,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她劝到家里休息。半夜,韩大妈起床前去陵园,父亲一直陪护着她,天亮后才离开。

我们一家守护陵园时间长了,烈属也把我们当成亲人、家人。有些烈属不能来,就打电话请我们代祭,我们都认真按他们的意愿做好。

“烈士是为我们牺牲的,他们的亲属来不了,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我们一家人要一代代守下去!”父亲在我入伍前一次次这样叮嘱我,让我对守护陵园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部队服役期间,巧遇的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那是在四川隆昌县赖显富烈士的家中,我们见到了烈士的父母亲。虽然儿子已经牺牲十多年了,但是他们一直未能去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扫。我不禁想到,能把烈士当作亲人,这是多么重的责任啊。

1996年,我从部队退伍后就进入陵园管理所,开始守护陵园,扫墓、护陵、接待烈士亲属……寒来暑往,不知不觉中十几年时间过去了。

在过去的34年时间里,麻栗坡烈士陵园经过8次修缮,变化让人很欣慰。让人更欣慰的是,社会各界没有忘记英烈。我们初步统计,每年至少有6万人前来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扫。有的人非常关心烈属,义务照顾他们晚年生活。

驻麻栗坡的部队对烈士祭奠工作也非常重视,不仅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官兵前来祭扫,平时也有不少官兵专程赶来祭奠烈士。

不少中小学也经常组织师生前来祭扫陵墓。一些学生听说我们一家两代人守护陵园的故事后,很敬佩,也会好奇地问我:“守着烈士陵园,你害怕不害怕啊?”

我说,烈士们生前响应祖国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血与火的战场,用鲜血和生命维护国家尊严,保护人民家园,可以说是我们最亲的人。对于亲人,怎么会害怕啊?他们听后使劲地点头。

选择了守护陵园,就选择辛苦与清贫。曾经有人问我,一家两代人30多年守护陵园,觉得亏不亏、值不值?我说:“与长眠在陵园的英雄烈士比一比,我们今天的辛苦与付出算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亏不亏、值不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