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中国军队在印巴边境训练巴基斯坦军队

《印度时报》2014年11月15日报道称,在毗邻查莫克什米尔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中国军队在一些哨所为巴基斯坦军队提供武器训练,印度边防部队提交给国家安全顾问的一份报告中如是说。在巴基斯坦一些前沿哨所能看到中国训练人员,为巴基斯坦同行传授武器操作训练。然而,报告并未给出武器的细节。
外交部澄清:中国军队在印巴边境训练巴基斯坦军队毫无事实依据

2014年11月1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据印度媒体报道,有情报显示中国军队正帮助巴基斯坦边防部队在印巴边境实控线地区修建掩体并训练巴基斯坦军队。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对此回应:据我们了解,有关报道毫无事实依据。
延伸阅读:巴专家眼中的中国为什么值得学习
弗朗西斯·福山曾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将成为“普世性的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然而,中国的快速发展证明,条条大路通罗马,各国唯有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有未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哈立德·拉赫曼长期以来积极从事中巴友好事业。
中巴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古老的丝绸之路早就把两国连接在一起。全天候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中巴关系非常独特且持久。这一关系表现为高度的政治互信和相互尊重,并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持续更新和深化。
拉赫曼表示,中国是巴基斯坦的老朋友,长期以来我们之间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温家宝总理曾经生动地指出:“中巴关系经受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已经成为国家间和谐相处的典范。”频繁的高层往来以及各领域的合作显示出两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两国渴望继续加强合作。
中巴两国在涉及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一如既往的相互支持,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国际现象。中国坚定支持巴基斯坦在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巴基斯坦也一如既往地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如台湾问题,涉藏、涉疆问题上给予中国有力支持。除此之外,中巴两国作为好伙伴,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经济领域都相互合作、互利共赢。两国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信任更表现在国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地区与国际事务中的相互磋商以及人文层面的沟通与合作。最近,两国还签署了有关中巴经济走廊以及民用核能合作、中巴空间合作等重大项目的合作备忘录,这些都对巴基斯坦和中国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两国还将进一步加强在经济、能源、工业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以及人员间的交流。巴基斯坦认为,大部分针对中国的负面解读都是误导。巴基斯坦视中国的和平崛起为增强两国友好关系的动力。
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的风雨磨炼,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更多的改革红利将会释放,中国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拉赫曼表示,中国取得经济上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政治上一直保持稳定是分不开的。在1978年开始走上市场经济道路之前,中国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发展基础。中国同时也维持了经济上的稳定,并且建立起了很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社会基础方面,教育得到了全面普及,普通人的医疗服务比俄罗斯之外的任何一个亚洲内陆国家都要好得多。这个基础保持了中国良好的稳定性。中国的定期出口量多于它的进口量,虽然它的进口量也正在持续不断地增长,即便如此,中国仍然保持了适度的贸易顺差。
中国经济成功的秘密在于建立在一个简单的结构基础之上:它保证了一种稳健的货币,将通货膨胀置于可控范围以内,这些行为都长期保持了稳定的成本与低廉的价格,同时也在努力确保较高的质量。需求的细致管理,附加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低廉的价格与足够的产量提供了近乎充分的就业率。
另外,中国并非只对发展中国家持友好态度,中国所走的政治路线广为人知,它接受了大部分体制与地区,这使它与多数国家拥有了一种基于经济上的且没有压力的关系。
在冷战最为激烈的时期,中国与美国就台湾问题矛盾频出,但中国继续扩展着它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即使它们都是当时中国的头号对手。这鼓励了海外华人回到祖国投资故乡。在与一些对其态度不太友好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时,中国同时也达到了政治和平的目的。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周边国家对华的焦虑和不适应感有所增强,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开始凸显。如何处理好维护周边稳定与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的关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拉赫曼表示,中国在解决国际冲突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为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作出不懈努力,从不赞同通过非和平手段甚至战争威胁和冒险的方式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这与某些大国动辄经济制裁、要么就军事打击的强权外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有地区问题都应该争取通过谈判与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可以看到中国一步一步地采取措施以推动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南海各方行为准则》正在推进。只要双方有诚意,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某一方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那么问题就会变得复杂且难以解决。亚洲国家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地理位置,与周边邻国一起处理好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