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来,这位老兵只专注于一件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丁绍学责任编辑:王俊
2017-06-03 10:36

从办事员到优抚处长

“不让军人军属吃亏”

上班后的第一天,领导就交给许俊文一个艰巨的任务:下乡调查了解上海农村退伍军人的住房问题,着手研究解决方案。

于是,许俊文每天骑自行车奔走于田间地头,经常骑一段、扛一段,蹚过无数条河沟、摔过数不清的跟头。

后来,由他负责起草的《上海市农村退伍军人住房现状和建房补助实施方案》得到安置办领导高度认可,并被民政部转发。

1983年初他正式转干,后历任上海市政府安置办办事员、科员、科长、副主任,上海市民政局优抚处处长。

走上优抚工作岗位后,许俊文的脑海里常浮现在老部队看到的一些画面:一次拉练奔袭,扛着几十公斤炮弹的班长被灌木绊倒,炮弹砸在腰上,落下一辈子的伤病;一名干部执行任务时牺牲被评为烈士,追悼会上,他的妻子说:“对部队来说,他只是一名干部;但对我和孩子来说,他是我们的全部。”

“在部队干了22年,我太了解军人的奉献。”许俊文常说,“对待军人军属,我们不能担心他们‘占便宜’,更不能让他们吃亏。”从1983年转干到2003年从市民政局副局级巡视员岗位卸任,他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1984年初,他牵头协调多个方面,成立全国第一家军地两用人才基金,从组建培训基地到创办电视中专军人学校,驻沪部队数以万计现役和退役军人从中受益。

1993年,在他提出的建议基础上,上海市将烈士家属抚恤金标准由国家规定的领取20个月提高到40个月,并制定烈士家属抚慰金制度。

同年的一天,许俊文路过公交车站,看到一位伤残军人询问售票员:“伤残军人坐公交优惠吗?”得到否定的答复后,军人表情失望。此事深深触动了许俊文,在他的努力推动下,两个月后,上海市民政局与市公交总公司联合发文,在全国率先实行伤残军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待。

从拥军优属到国防教育

“支持国防是全社会的事”

“除了政府主动作为之外,我们还要号召更多的人来做关心国防的事。”1993年,时任上海市委领导的一句话,深深启发了一心为兵的许俊文。

在上级支持下,他带领上海市双拥办、民政局优抚处的工作人员,开始了以政府资助、社会捐款为主要渠道的第一轮资金募集工作,得到当时20个区(县)、300多个乡镇街道和上万家乡(镇)办企业的积极响应,并创立了全国第一家拥军优属保障基金。1994年,民政部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推广上海市依托社会力量拥军的经验。

许俊文没有就此止步。在市领导的倡议下,他带领工作人员进一步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1995年4月14日,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正式挂牌成立。

基金会成立20多年来,为拥军优属做了大量实事,惠及军人军属35万人(次)——资助全市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子女接受教育直至考上大学;制定并落实《驻沪部队军官、士官家庭特殊困难求助暂行办法》;组织驻沪部队立功受奖官兵集体疗养;定期慰问重点优抚对象等。基金会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当人们以为许俊文将在拥军优属基金会结束自己的工作生涯时,这位老兵又把目光投向国防教育。他牵头于2012年、2014年先后创办上海市国防教育协会、上海市国防教育基金会,开通“国防瞭望网”,组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举办上海市“海洋强国——大学生演讲比赛”,成立由部队著名专家教授加盟的上海市国防教育报告团……

“2019年我就期满卸任了,现在只想抓紧一切时间为国防多做点儿事。”75岁的许俊文激情未减:“从当兵那一天起,我这辈子就注定和国防紧紧相连,再也分不开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