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甲午,不得不思的甲午“三败”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陈卓 等责任编辑:薛妍
2018-08-09 18:16

124载,狼烟犹在。

谈起甲午,印象中最深刻的,莫过于幼时电影《甲午海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抱住爱犬随“致远”舰沉没于茫茫大海,应了那句“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更为中日甲午海战增添了一份悲情。但其实何止是那一份悲情,还有近3000名官兵血洒海疆。

那一战,是中国人无法痊愈的伤口、无法挥去的噩梦,值得我们深思。

甲午海战中的致远舰。

改革之败

从某种程度来说,甲午战争是对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成果的一次“总检验”。然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却几乎没有击沉一艘日本战舰,苦心经营的北洋海防体系一下被彻底摧毁。

画皮画肉难画骨。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场形式上的变革,而是思想深处的革命。大清帝国虽然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但脑袋上的“辫子”还在,脑子里的封建思想还在。据研究,晚清时期每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从提出到得到朝野人士的基本认可,大约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我们买了坚船利炮,但在军事理念、编制、训练方面只是选择性地接收,换汤不换药。就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彼得大帝的改革:“大胡子剃掉了,德式西服穿上了,但是留大胡子、穿旧式服装时期的思想却留下了。”

北洋水师的创建,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的战败有密切关系。面对海上力量的巨大悬殊,清政府发出了“造船不坚,制器不备,选将不精,筹费不广”的“四不”感叹,却忽视了最关键的“制度不新”。晚清名臣李鸿章也曾大言不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哪一个不是装备和经费都远落后于敌方,但我们因为有党的统一领导、有一系列先进的治军制度,不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高层的“惰性”,“半吊子”的改革,终究不能挽救大清帝国的命运。甲午之败,何尝不是败在了改革的不足和局限。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