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场崛起

2014年9月,朱健考入现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适逢营际联赛高潮兴起,他率先报了名。可他所在的学员营竟没有一人有过参赛经验,而人数有限的指导教员也早被其他单位一抢而空。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朱健鼓足勇气站了出来,带领队员训练。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他白天一有空就跑去找专家教授请教训法,晚上趴在电脑前反复修订训练方案。苦心人,天不负,他带领小队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了“船只机动奖”、“最佳射手奖”等多个奖项。
尝到“甜头”的朱健没有懈怠,哪里有比武竞赛,哪里就有他冲刺的身影。去年春节,正在家中吃年夜饭的朱健接到返校集训准备参见国际巡逻比赛的通知,他匆匆告别家人,转身投入集训。可魔鬼式的训练刚开始他的身上就出现了几处拉伤,为了牢牢握住这次机会,他白天裹着绷带训练,晚上去做理疗。“有时他往病床上一趟就睡着了,但第二天训练时间一到总会按时蹦起来。”给他做治疗的军医们打趣地说。
最终,他成功入选参赛队,代表中国陆军远赴智利“奥希金斯”陆军学院与西点军校等一大批世界知名军事院校参赛队一较高下,斩获三个单项第一,两个单项第二的好成绩,智利军方对他们的战斗精神给了高度评价,并授予队员“勇士”之称。
再起征程

在进入该院“猛士”俱乐部之后,他肩负起集中培训各单位举荐的体能尖子的重任。如何将自己所学到的先进训教理念传播给大家?朱健又花上了心思。
训练场上,他拿着一个小本与每一个人“对账”,谁没有按标准完成训练量?谁近期的饮食方案没有坚持好?统计表里一目了然。他让队员们轮流担任指挥员展开训练,自己也参与其中,培养每一名队员的团队意识。训练后他要求学员们总结体会心得,在交流研讨会上共享,他则从一旁倾听,结合自己的经历为大家答疑释惑。
几个月下来,大家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得到了科学规划,以往大强度训练中成批出现伤病号的情况消失了,尖子们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一枝独秀不是春,现在我的目标是将更加高效的训练方法带给更多的战友。”朱健郎爽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