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治疗把握退热时机与方法
退热处理属于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在使用药物退热时需多方考虑。
1. 药物退热讲时机
(1)看体温变化
2011 年版美国 AAP《儿童发热及退热药使用》指南指出:高于 38.3℃ 可使用退热药物以提升孩子的整体舒适度。
2016 年版《中国 0 至 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指出:肛温 ≥ 39.0℃ (口温 38.5℃,腋温 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
发热已被证明与 ICU 患者死亡独立相关。体温持续过高(> 40℃)可能会加重脑水肿和诱发多器官衰竭。普遍认为体温>40 ℃ 需要使用药物降温和/或物理降温。常用退热药为非甾体抗炎药。
然而,对于体温在 38.3 ℃~40 ℃ 之间的重症患者没有一致的管理意见。
(2)看发热者的精神状态、行为变化等
以发热儿童为例,退热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孩子的整体舒适度,当出现活动、睡眠以及行为改变时,可使用药物退热。
儿科医生重点强调儿童的是整体舒适性和危重疾病的症状,并非一度强调正常体温。
2. 退热方式有几种?
(1)物理降温
减少穿着衣物和保持所处环境凉爽是治疗发热的良好的非药物方法。同时还需补充足够的水分。温水擦浴可以降低体温。
(2)药物退热
成人退热药可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甲强龙等,用于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或病情严重者,非常规用药)。
儿童退热药:仅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且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进行儿童退热。
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或与布洛芬交替使用,降低体温比单用其中任一药物效果要好,但不能改善舒适度。
有研究表明:虽然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
所以,也不推荐联合药物退热基础上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