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科学院百余项成果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9-07 08:27

本报讯  俞莹、特约记者沈基飞报道:炎炎夏日,陆军某部渡海登岛演练在波峰浪谷间拉开战幕,海军舰艇编队挺进深蓝惊涛骇浪中砺兵,空军航空兵某部大漠长空展开高强度自由空战对抗……在练兵热潮中,有一种胶囊悄然为官兵健康“护航”,这种名叫生姜总酚的软胶囊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抗晕效果好、无副作用,列装后广泛应用于部队演训保障。据悉,该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近5年先后有百余项创新成果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该院党委认真学习习主席有关创新的重要论述,牢记“姓军为战”宗旨,用创新之“矢”射战斗力之“的”,科研攻关课题始终紧扣部队战斗力建设难题,从源头上确保创新驱动驱得“准”、动得“强”,不断提升科研对战斗力的贡献率。 

应急战场临危受命答题。为保障我军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该院按军委部署启动应急攻关机制,仅用19天就研制出检测试剂、23天研制出洗消剂、29天研制出防治药物、89天研制出防护装备、125天研制出疫苗、166天研制出治疗性抗体。在抗击甲流、H7N9、寨卡病毒等行动中,该院一批创新成果应急而研、应运而生、即出即用,战场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演训一线触角前伸选题。2011年以来,该院面向海军、高原和边防一线部队,实施攻关计划,800多专家将创新触角前伸到演训一线:筹建覆盖全军团以上单位的疫情直报系统,与基层共建12个科研与保障基地,与基层单位建立科研协作机制……“题”从训中来,“果”落战中去,前伸机制从源头上确保了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战斗力。

科技前沿抢占先机破题。近5年来,该院先后有埃博拉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发现造血干细胞起源2篇论文登上世界权威期刊《自然》杂志,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军队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成果41项……在抢占科技前沿阵地的同时,他们注重将创新成果向战场应用“延伸一公里”,先后在“生物防护工程”等前沿攻关领域取得进展,打造我军卫勤保障力新的增长点。

科研创新的璀璨“奖牌”,化作服务打赢的坚实“盾牌”。近年来,该院依托创新成果,先后圆满完成全军系列重大卫勤演练等重大任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