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再次强调了“德”在人才培养中的紧要性。忠诚是我党我军的高贵品质和不变基因。然而,忠诚的品格需要长期的熏陶培塑,在这个过程中,院校责无旁贷。
军队院校培养的人才,专业不合格,就是次品或废品;政治不合格,就是危险品;忠诚品质缺失,不仅谈不上接班人,更是掘墓人。新形势下,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复杂,军队院校必须大力开展以忠诚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地打牢政治根基、铸牢忠诚之魂。
忠诚的笃定自觉源自科学的理性认知。必须系统地用我党我军绝对忠诚的优良传统武装学员头脑,着重培塑他们忠诚于党、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突出强化我是谁、为谁扛枪打仗的根本定位;牢固确立遵循什么、坚持什么的立场原则,把忠诚内化为信仰追求,落实到自觉言行,确保培养的人才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始终听党指挥、对党绝对忠诚。
时代在发展,院校开展忠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要拓宽忠诚教育路径,把理论灌输与实践感悟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育人相衔接,形成忠诚教育的强大合力。要积极运用多手段、多维度,增强忠诚教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要广泛开展以忠诚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感悟忠诚、塑造忠诚。
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和表态,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本领。忠诚教育,一方面要激发学员为强军兴军发奋学习、苦练本领;另一方面,要强化军人以身报国的职业奉献精神,锤炼战斗意志,使他们在和平时期能够经受住各种诱惑,在未来战场上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敢于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