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落实这一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战法研究。战法研究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要做到常研常新,不仅需要紧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课题、创新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口,还要把握好战法研究的根本和关键,切实打牢战法创新基础。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阅读提示
●对战争要心怀敬畏,是进行战法研究一个起码的、根本的态度,不可贸然为之,不可等闲为之,不可想当然而为之。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统筹谋划,既是对战法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战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用传统的思维和方法,显然已无法驾驭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这就要求战法研究必须由原则性、概念性研究转向具体化、精细化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更加复杂多变,战法研究必须要有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谋划,才能避免被动局面。
能打仗、打胜仗须夯实战法创新之基
■程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落实这一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战法研究。战法研究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要做到常研常新,不仅需要紧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课题、创新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口,还要把握好战法研究的根本和关键,切实打牢战法创新基础。
怀敬畏之心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对战争要心怀敬畏,是进行战法研究一个起码的、根本的态度,不可贸然为之,不可等闲为之,不可想当然而为之。
敬畏使命任务。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是战法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始终有使命任务,战法研究才有紧迫感、责任感。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艰巨性、复杂性,站在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高度,以对战争负责的态度来进行战法研究。面向任务选题、聚焦任务研究、破解任务难题,研究解决具体实在的问题,防止脱离任务、为研究而研究,克服走过场等形式主义,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敬畏官兵实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大官兵丰富多彩的军事实践活动是开展战法研究的源泉。战法研究应继承发挥军事民主的优良传统,依靠广大官兵,问计于广大官兵,发挥广大官兵的主体作用,把他们的实践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和检验平台,使战法研究融入官兵实践,反映实践需求、体现实践特色、经得起实践检验。
敬畏学术研究。战法研究是一项专门的学术研究,如不具备扎实军事和专业理论基础,不进行系统的学习思考,不可能见人之所未见。在当前快节奏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有些同志热衷于快餐式研究,或是简单套用一些新的名词概念,或是简单类比一些战例,或是简单运用一些基本理论,少有深入分析、具体判断和科学实证,拿出的成果似是而非、甚至前后矛盾。这些看起来是方法问题,实则反映了指导思想上的急功近利。战法研究需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必须学习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做足理论准备;必须研究积累大量的战例,悟透用兵内在要义;必须全面了解当下技术发展应用,从中找到基本支撑,不至于凌空蹈虚,避免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