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7年7月起,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同年10月,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五旅改编为独立第二师。1948年1月,敌人从永宁向四海一带进犯。我军在大胜岭以南到黑汉岭以西一线,摆好阵势,诱敌深入。战斗打响后,敌人向大胜岭南的青云顶制高点反复冲锋,都被董存瑞和他的战友们打退了。敌人孤注一掷,调整兵力准备最后的突围。不巧,董存瑞他们的子弹、手榴弹打光了,枪声逐渐稀疏下来。敌人以为活命的机会来了,拼命往山上爬。董存瑞瞅了瞅身边的石头,灵机一动:“同志们,放石炮呀!”他搬起石头向山下砸去,战友们推下大大小小的滚石,砸得敌人抱头鼠窜。
夜晚,敌人被压缩在南湾子村。连长采纳了董存瑞提出的正面佯攻、侧面突击的建议。两颗信号弹腾空而起,董存瑞带领全班冲了上去,只用八分钟就攻占了敌人据守的制高点,切断敌人的退路,配合正面战友全歼了一个团的顽敌。在追歼残敌时,他率先闯入敌群,一人就活捉了13个俘虏。战斗结束后,他获得第三枚“勇敢奖章”,荣立大功一次。
1948年2月,大部队开始东进辽宁朝阳后,董存瑞所在连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二师九十六团二营六连,他被任命为第六班班长。部队开展了50天大练兵运动,突击“三大技术”。当时北国大地冰封雪裹,呼啸的北风扬起阵阵雪尘,打在人的脸上、手上,如同针刺一般。训练场地上,战士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演练爆破、攻坚。手脸被冻得通红,眉睫、帽檐上挂了冰霜的董存瑞,正以娴熟的技巧,机警灵活的动作,向敌“碉堡”发起一次次攻击,赢得战友的阵阵喝彩。当团里领导表扬他们的训练“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组织恰当,你这个班长领导有方”时,董存瑞的眼眶里湿润了:“报告首长,我们去年打隆化没打好,许多战友牺牲了,想起他们,我心里就难过,我们一定要打下隆化城,替牺牲的战友报仇!”
连日来,董存瑞吃饭走路都像是在琢磨什么事儿。有一天,连里让各班讨论战术方案。董存瑞才兴高采烈地将大家召集在一起:“我想通了,你们看!”他用砖头、树枝,按敌人的部署母堡、子堡、外壕、铁丝网,给大家摆了一个完整的攻坚方案。他说:“敌人的护城河是我们进攻的最大障碍,我军炮火攻击时,敌人的一切火力就成了哑巴,但我们的炮火一停,突击队冲锋时,敌人的火力马上复活,密集的子弹和成堆的手榴弹就会在河心里爆炸,对我突击队威胁极大。我建议,趁我军打炮的时候,找一个炮火间隙或在弹着点前后之差的空隙之中,突击队冲过河去,提前进行爆破。这样,就不怕敌人死守他们的‘乌龟壳’了。”
第二天师部组织参观“堡垒练兵经验”,第六班被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在实际演练中,他们班出色地炸毁了敌三个“碉堡”。演习中,一颗拉了弦的手榴弹没投出去,在人群里“哧哧”冒着白烟。董存瑞眼疾手快,一把抓起,奋力向前方投去,转身扑倒在战友身上。手榴弹在远处空中爆炸了,避免了一次严重的伤亡事故,师长当场授予他“模范爆破手”的光荣称号。
5月1日部队离开朝阳,向热河西部挺进。13日在头沟村边空地上召开了军民诉苦大会,两位老大娘悲愤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将她们的亲人活埋的残暴罪行。董存瑞想想自己的母亲、父亲、兄弟姐妹及乡亲们,抑制不住满腔的愤怒,霍然站起来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为千千万万的老大娘报仇!”会后,他向连长请求:“打隆化,我要争取送第一个炸药包。”
地处燕山北麓、地势北高南低的隆化,是冀东的重要战略要地,是承德的屏障。它北倚围场,西通丰宁,南隔滦平,直达古北口,属历代交通必经之路。解放隆化,为我晋察冀、冀热察两根据地连成一片除去一大障碍,对于解放热河,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得志、罗瑞卿兵团东进,牵制住整个东北敌人,直捣山海关,扼住敌人的咽喉,具有重大意义。但隆化周围,敌人修了坑道、堑壕和密集的碉堡群。隆化中学又是敌防守隆化的核心。部队为使全体指战员懂得攻打隆化的目的和意义,几天来白天开动员会,晚上修筑工事,部队投入紧张的大战前的准备。董存瑞每到打大仗时,都精神百倍,劲头十足。他在捆好的炸药包上写道:
仇恨满胸怀,
隆化要打开。
推翻三座山,
新中国要用我们的双手建起来!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5月24日,第六连召开了隆重的“挂帅点将”大会。他们把各班分成爆破、突击、火力和支援四个组,各组互相配合执行任务。爆破组长“挂帅”,人选也由组长“点将”,挑选信得过的人担任。点将台上竖着四面大旗:一面是“爆破大元帅”旗,另三面分别是“突击大将”旗、“火力大将”旗和“支援大将”旗。为争夺“帅”旗比条件、打擂台,看哪个班条件过得硬。会场气氛热烈而紧张。六班长董存瑞首先站起来请缨:“我们六班要求承担爆破任务。条件是:第一,我们班人员政治思想过得硬,组织纪律严明,技术素质全面,先后三次评为先进班,并代表全连参加过全团军事技术演习,获得较好的名次。第二,在这次爆破演习中,我们班命中率高,选择爆破点位置好,技术过硬。因此,我班强烈要求担任爆破任务。”
董存瑞刚说完,三班长站起来:“我们三班也要求担任爆破任务,理由是我班集体观念强,团结协作精神好,吃苦耐劳,作战勇敢。”
三班长看了董存瑞一眼,得意地坐下了。一班长又马上站了起来:“一班也要求担任爆破任务……”会场气氛热烈紧张,哪个班都不甘示弱,争抢最艰巨的任务。最后,连长不得不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一班、三班都不够全票,同意六班的举手。”齐刷刷地一片手臂之林,代表着战友们的信任和期待。
董存瑞庄重地整整军帽,在锣鼓声和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上点将台,从连长手中接过“爆破大元帅”旗,面对几百双热切的目光,神情庄严地举起右手,向团首长表决心:“全连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班,我们保证:轻伤不下火线,牺牲也当掩体,死也要把隆化拿下来,绝不辜负首长和全连同志们的希望!我点七班长郅顺义为‘突击大将’,杨德祥、王子元为副将,共同组成突击组;点二排长为‘火力大将’,由二排两挺机枪和一排的一挺机枪组成火力组;点一班为‘支援大将’,担任支援任务。”几杆大旗像燃烧的火炬,映红董存瑞和全连战友们的脸膛。